时光荏苒,转眼便到了四月。
几场大雨过后,中午的阳光已经是比较炎热了,现在已经进入了夏季,槐树村的景象已然大变。
放眼望去,无论是村边的旱田,还是以往只长些杂草的坡地,此刻都被一片浓得化不开的绿色所覆盖。茂盛的红薯藤肆意蔓延,互相纠缠着,碧绿的叶片层层叠叠,几乎看不到下面的泥土,连一些小的杂草因为晒不到太阳都蔫在了红薯藤下。红薯藤长势之旺盛,超出了所有村民的想象。
这一日,沈良玉沿着田埂缓步而行,巡视着这片他开发出的“绿色”之地。藤蔓碧绿油亮,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显示着充沛的肥力。然而,沈良玉的眉头却微微蹙起。作为现在穿越者,从小也是出自农村。他自然知道红薯的生长习性,红薯藤长得过于旺盛,表面看是长势喜人,而真实情况并非全是好事。
正走着,迎面碰上了王大、王二兄弟和李大胆、周虎四人。他们手里拿着棍棒,正认真地沿着田边巡逻,这是老村正安排的,防止有不懂事的牲畜或者外人糟蹋了这金贵的“仙粮”。
“良玉哥!”四人见到沈良玉,连忙打招呼,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你看这红薯长得多好!叶子都能当伞打了!”
沈良玉点点头,弯腰拨开一片过于密集的藤蔓,指着下面说道:“长势确实不错。但你们看,这藤蔓太密了,藤叶都把养分吸收了,地下的红薯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再不处理,到时候地下的红薯就长不大了。”
“啊?”王二愣住了,看着这绿得发亮的藤蔓,满脸不舍,“良玉哥,这……这藤子长得这么好,地下的仙粮应该也会长得旺啊!”
“是啊,这红薯藤看着就喜人呢!”李大胆也挠着头。
沈良玉直起身,语气认真地说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我们要的是粮食高产不是这多余的叶子,要想红薯高产,这藤蔓就必须修剪掉。你们现在立刻回村,通知所有村民,带上镰刀或者剪刀,挑上筐子,先到这里集合,我有事告诉太家。”
四人见沈良玉神色严肃,不敢怠慢,虽然心中疑惑,但现在他的话就是圣旨,没人会不听他的。于是立刻应声,分头跑回村里向村民下达沈良玉的通知去了。
没过多久,得到消息的村民们便带着沈良玉所要求的工具,陆陆续续赶到了地头,老村正也拄着拐杖,急匆匆地赶来,脸上同样带着不解。
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沈良玉,不知道他为何突然要让对这长势极好的“仙粮”下手。
沈良玉站在人群前方的一处高地上,随手从身边的红薯地里扯起一根近丈长的粗壮藤蔓,高高举起,声音清晰地传开:“乡亲们,我知道大家看着这红薯藤长得这么好,心里高兴,也舍不得动它。但是,我今天要告诉大家,这藤蔓长得太旺,反而不是好事!”
他顿了顿,让众人消化一下这个反直觉的信息,然后才详细解释: “大家想想,这地里的养分是有限的,下的肥料也就那么多。这些藤蔓和叶子长得太多、太密,它们自己就要吃掉大部分的养分!地底下的红薯就吃不到足够的养分,无法膨大,最后可能导致只长藤,不结薯,或者结的薯又小又少!到时候另说亩产几千斤,怕是两百斤都没有。我们种的是地下的块根(红薯),不是这上面的藤叶,这叶子多了根本没用!”
这话如同醍醐灌顶,让许多老庄稼把式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他们虽然不懂太深的道理,但“争抢养分”、这浅显的比喻,他们一听就明白了,就像地里的杂草,你不除掉,农作物就没产量。
“所以,”沈良玉用力挥了挥手中的藤蔓,“我们必须把多余的、过密的藤蔓剪掉!我估算了一下,大概要剪掉六成左右!只留下四成的藤蔓,让它们能均匀地接受光照,把养分集中供应给地下的红薯,这样才能高产!”
人群中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虽然明白了道理,但看着那绿油油的藤蔓,还是觉得有些肉疼。
老村正忍不住开口道:“良玉,这剪下来的藤蔓……就只能扔了吗?太可惜了啊!”
沈良玉看着老村正,又扫视了一圈满脸惋惜的村民们,忽然笑了起来:“村正叔,各位乡亲,看来我之前说的话,大家是光顾着高兴,没往心里去啊。”
他提高声量,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早在刚教大家种红薯的时候就说过——这红薯叶,是能吃的!它现在也是可以当粮食的!”
此话一出,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沈良玉手中那根碧绿的藤蔓。
王大吃吃地开口道:“良……良玉哥,我们……我们是看你这红薯种子金贵,藤子长得又好,不敢……不敢摘来吃啊,怕坏了地里的红薯……”
“对啊,谁能想到这叶子真能吃……”李大胆也喃喃道。
“现在大家记住了!”沈良玉语气斩钉截铁,他随手掐下一段带着嫩叶的藤梢,展示给众人看,“这顶端的嫩茎和嫩叶,摘下来,用开水焯一下,可以凉拌,可以清炒,也可以煮汤、熬粥!味道清爽,比你们去挖的野菜、嚼的草根,强了百倍不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