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沈良玉推开院门,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凉意的清新空气。他神清气爽,浑身舒坦,昨晚与双胞胎姐妹睡一张床。
“这两丫头越来越放得开了,不过我喜欢!”沈良玉心里乐呵着。他只买了四张床,放在四个房间,让四个妻子一人一房一床。至于他自己,当然是轮流来,每个房间睡一晚。昨晚他本来在苏瑾房里,没想到苏瑜偷偷跑了过来,要求三个人一起睡,苏瑾也不反对。沈良玉看着身边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姐妹花,自然是乐开了花……
今日,沈良玉要去兑现自己许下的三个条件中的第一个承诺——给全村人发粮食。
柳芸来到门外,细心地为他整理了一下衣襟和衣领,柔声道:“相公,早去早回。”苏瑾、苏瑜两姐妹还在睡觉,昨晚太累了,李美凤也出来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支持与信赖。她们知道自家相公今日要去做什么,心中既为他感到骄傲,也隐隐有些心疼和担忧——那毕竟是近七百斤粮食,不是个小数目,长期这样发粮食就算是大户人家也有点难以承受。
沈良玉对她们笑了笑,递去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即大步流星地出了门。他没有直接出村,而是先去了周虎家,借了他家那辆还算结实的两轮板车。
“良玉哥,你这是要拉啥重物?我帮你吧?”周虎见沈良玉来借车,连忙说道。
“不用,一点小事,我去去就回。”沈良玉婉拒了,轻松地拉着空板车,在周虎疑惑的目光中,朝着村外走去。
出了村口,走上那条通往镇子的土路,确认前后无人。沈良玉心念一动,手中拉着的板车瞬间消失,被收进了系统空间。他顿时身无一物,步履轻快,速度骤然提升。十几里的路程,在他远超常人的脚力下,不过是半炷香的时间。
望见镇口那熟悉的牌坊时,沈良玉找了个僻静的树林拐了进去。片刻后,他再次拉着那辆空板车走了出来,仿佛只是中途歇了歇脚。
镇上的早市已然开张,人来人往,颇为热闹。沈良玉直接找到最大的粮铺,开口便要七百斤粟米。
掌柜的见他气度不凡,又如此大手笔,不敢怠慢,连忙招呼伙计过秤装车。沉甸甸的、散发着谷物清香的粟米被装入麻袋,一袋袋地搬上板车,很快就堆起了一座小山。付钱时,沈良玉眼都不眨,那沉甸甸的钱袋子让粮铺掌柜的笑容又殷切了几分。
“客官,您这……要不要雇个人帮您拉回去?”掌柜的看着那堆得高高的板车,好意问道。这七百斤重量,寻常壮汉拉起来也极其吃力,还仅限于平地,遇上坡路段就不是一个人能拉的动了的。
“不必。”沈良玉淡淡回绝,单手握住板车车把,看似随意地一拉,那沉重的板车便稳稳当当地动了起来,车轮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却依旧前行。
掌柜的和伙计看得目瞪口呆,直到沈良玉拉着车汇入人流,消失不见,才咂舌道:“真是神力啊……”
沈良玉拉着车,专挑人少的路段走。行至一处僻静无人的地方,他再次停下。目光扫视四周,确认没人注意后,意念一动。连同板车和上面七百斤粟米,瞬间被收入系统空间。
他空着手,再次疾步返回。到了距离槐树村口还有一里多地的小树林,他如法炮制,将板车和粮食重新取出。然后,他像个真正的车夫一样,拉着沉重的板车走向村子。
“吱呀……吱呀……”板车车轮压在土路上的声音,以及沈良玉那并不吃力的身影,立刻引起了村口几个玩耍孩童的注意。
“快看!良玉叔拉了好多东西回来!”孩子们呼喊着,好奇地围了过来。当他们看清板车上那堆积如山的麻袋,以及从袋口缝隙露出的金黄粟米时,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小小的槐树村。
“良玉拉了一板车粮食回来了!”
“真的?那么多?”
“我看见啦!全是粟米,好多袋!”
当沈良玉拉着板车来到晒谷场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闻讯赶来的村民。他们看着板车上那座“米山”,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虽然沈良玉早就承诺过,但当这实实在在的、足够全村人吃上一阵的粮食真正摆在眼前时,那种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
老村正也急匆匆地赶了过来,看着板车,嘴唇哆嗦了几下,才看向沈良玉:“良玉,这……这是……”
沈良玉将板车停稳,抹了一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纯粹是做做样子),朗声道:“村正叔,我之前说过,种红薯这几个月,按人头,每人每月发三斤粟米,帮大家渡过春荒。今天,我就来兑现这第一个月的!”
他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晒谷场:“登记在册的,共二百一十三口人。每人三斤,共计六百三十九斤!我拉了七百斤回来,剩余的,便给王大、王二,李大胆和周虎四人平分了,算是对他们四个人这段时间精心照看育苗地的奖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