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那天,盛况空前。人们怀着好奇、怀疑或者期待的心情走进展厅,然后,无一例外地被那些画作深深震撼。
站在那幅描绘引力弯曲的画作前,一位物理学教授久久伫立,他对身边的学生说:“我讲了一辈子时空曲率,直到今天,在这个孩子的画里,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它。”
在那幅《恒星的最后一次呼吸》面前,一位感性的女士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她不懂行星状星云的形成原理,但她从那些瑰丽而缥缈的色彩中,读到了生命的壮丽与脆弱,读到了终结与新生的轮回。
而那幅描绘“暗物质网”的作品,则引发了宇宙学家和艺术理论家的热烈讨论。前者惊叹于艺术竟能如此形象地揭示宇宙的隐藏结构,后者则着迷于这种用视觉元素表达不可见概念的哲学深度。
傅博文,这个年仅十岁的孩子,一夜之间成为了轰动全球的新闻人物。媒体称他为“来自星星的小画家”、“最年轻的宇宙艺术大师”。他的画作巡展从国内走向国际,每一站都引起巨大反响。他的艺术,成功地搭建起一座桥梁,一座连接了艰深的宇宙科学与普通大众感知的桥梁。许多原本对天文不感兴趣的人,因为看了他的画,而对星空产生了好奇;许多孩子,因为他的故事,拿起画笔,开始描绘他们想象中的宇宙。
荣誉、掌声、闪光灯扑面而来。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傅水恒教授的悉心引导和陈智林博士亦师亦友的陪伴下,傅博文依然保持着那颗纯净的赤子之心。他依旧最享受拿着画笔的时刻,依旧会缠着太爷爷和陈叔叔问各种各样关于宇宙的“怪问题”。对于他而言,艺术大师的身份远不如发现一个新的、有趣的宇宙现象更让他兴奋。
在一次全球巡展的闭幕晚宴上,小小的傅博文作为主角,被要求发言。他站在高高的演讲台后,只露出一个小脑袋,看着台下众多着名的科学家、艺术家、收藏家和媒体记者,他显得有些紧张,小手紧紧握着话筒。
“我……我只是把太爷爷和陈叔叔告诉我的,还有我自己看到的,画了下来。”他声音清脆,带着孩童的稚嫩,却异常清晰地在寂静的大厅中回荡,“宇宙很大,很美,有很多很多的秘密。我希望……我的画,能让大家也觉得,它很大,很美,想去知道它更多的秘密。”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傅水恒教授坐在嘉宾席上,看着台上那个在璀璨灯光下有些不知所措,却已然散发着独特光芒的小小身影,眼中充满了骄傲与宁静的欣慰。
他知道,傅博文的道路还很长。但他更相信,这个用色彩连接星辰与心灵的孩子,必将用他手中的画笔,继续为人类描绘出宇宙更为辽阔、更为深邃、也更为动人的图景。科学探索真相,艺术传递美感,而在傅博文这里,真与美达成了完美的统一,照亮了人类理解宇宙的又一条路径。最年轻的宇宙艺术大师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喜欢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