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雷阵雨来得凶,墨色云团像被打翻的墨汁,顺着西北天际往东南压。车间顶上的铁皮棚被砸得咚咚响,雨点密集得像要把这处老旧厂房的筋骨敲散。陈阳正趴在C6140车床前校对标线,额角沁出的汗混着机油往下淌,在满是划痕的工装领口积成小小的油洼。
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不是平时工人换班的从容,倒像是踩在烧红的铁板上。
阳哥!傅星的声音裹着雨气闯进来,带着明显的喘息,尾音还有种被什么东西攥住的紧绷。
陈阳直起身,手里的游标卡尺还夹着个刚车好的45号钢齿轮,齿廓闪着冷硬的金属光。他转头时,正看见傅星站在车间门口的阴影里,蓝色工装外套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清瘦却结实的肩背线条。头发往下滴水,顺着发梢、下颌线汇成细流,在工装裤腰带上洇出深色的痕迹。他手里紧紧攥着个文件夹,牛皮纸封面被雨水泡得发皱,边角卷成了波浪。
怎么淋成这样?陈阳随手扯过挂在车床扶手上的抹布递过去,那是他擦机器用的,带着点切削液的味道,张总那边不是说今天签增补协议?我还等着这批活儿完了,跟王师傅他们去吃顿好的。
傅星没接抹布,喉结在苍白的皮肤下滚了滚,才哑着嗓子开口,声音比外面的雨丝还凉:张总变卦了。说我们这批齿轮的公差超了他们的验收标准,要终止合同,还要我们赔三成货款当违约金。
不可能!陈阳手里的卡尺一声砸在铁砧上,在嘈杂的雨声里仍显得格外刺耳,上周三我亲自测的,三个批次抽样,最大误差0.02毫米,远低于他们给的0.05标准!他几步跨到傅星面前,目光扫过文件夹里露出的合同页,违约责任那栏被红笔圈得刺眼,像道正在渗血的伤口。
傅星抬手抹了把脸,水珠子顺着脖颈滑进衣领,他像是没察觉,只盯着陈阳的眼睛:我去他们仓库看了,角落堆着另一家的货,包装上的logo是。小李偷偷跟我说,他们老板儿子开的新厂,成本比我们低五个点,逼着张总把订单转过去。
小李是对方采购部的干事,上次来验厂时,还是傅星带着他在车间转了一下午,给他讲齿轮热处理的工艺差别。
车间里顿时静了,只有雨点砸铁皮的轰鸣,还有远处无心干活的工人忘了关的砂轮机空转的嗡鸣。这单生意是厂里今年最大的单子,五十万的合同额,拿下那天厂长在办公室放了串鞭炮,碎屑溅到窗台上,现在还留着点红。王师傅当时举着搪瓷缸子笑,说这单够给工人发三个月奖金,让家里娃都能添件新衣裳。
现在黄了不说,十五万的违约金像座突然压过来的山。陈阳知道厂里的底细,上个月刚换了两台二手铣床,账户上只剩八万多流动资金,付了违约金,下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厂长在办公室急得转圈,烟蒂扔了一地,连平时舍不得抽的软中华都拆开了,烟雾缭绕得像团化不开的愁云。工人三三两两地凑在外面议论,老周师傅拍着大腿说要去堵张总的车理论,刚结婚的小吴唉声叹气,说要是丢了工作,房贷都还不上。
陈阳攥着那份检测报告,指节因为用力泛白,纸页边缘被捏出深深的折痕:凭什么让我们背锅?找计量局来复检,拿官方报告说话!不行就去法院告他们,我就不信没地方说理!
告赢了又怎么样?傅星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像把淬了冰的凿子,刺破车间里嘈杂的议论,他们在机械圈混了三十年,上下游关系盘根错节。咱们刚从国营厂改制过来,底子薄得像层窗户纸,真闹僵了,以后谁还敢给我们担子?
那也不能窝囊受气!陈阳的音量陡然拔高,额角的青筋跳了跳,是他们先不讲规矩,凭什么要我们咽这口气?
现在不是讲规矩的时候。傅星看着他,眼底有红血丝,大概是跑了一下午没歇着,厂里账户上的钱,连给铣床换导轨的预算都紧巴。我想去再找张总谈谈,看能不能把违约金降点,或者......让我们把货拉回来返工,按他们说的新标准重做,多少收点加工费。
陈阳愣住了,像是第一次认识眼前这个人。傅星平时看着温和,跑业务时却有种韧劲,上次跟个难缠的供应商砍价,磨了三天,硬生生把价压下来三个点。可现在,他居然要承认莫须有的不合格?
你要答应他们?承认我们的货不合格?陈阳的声音发紧,像是被砂纸磨过。
是暂时妥协。傅星的声音沉下来,目光扫过车间里那些老旧却仍在运转的机器,等熬过这阵,咱们有了自己的稳定客户,有了余粮,再跟他们掰扯道理不迟。
我不去!陈阳猛地转身,工装袖子扫过旁边的铁架,带倒了一摞装零件的木箱,齿轮滚出来,在水泥地上弹得叮叮当当,要去你去,我丢不起这个人!
傅星看着他紧绷的背影,那背影像块烧红后突然被冷水激过的铁块,硬邦邦的,还带着不肯驯服的热气。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把文件夹往怀里紧了紧,转身走出车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