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朱樉暗自思忖,若是由他来执掌大明江山,虽不敢夸口能将天下治理得多么繁荣昌盛,但至少不会给后世的天子子孙留下如此多的隐患。
这一连串的危机,简直是在给儿子和后代挖坑啊!
【若没记错,这应该是大明第五次了吧?!】
【突然不想争父皇的皇位了,他留下的烂摊子未免太多了!】
【难道继位后,每天都要忙着收拾父皇遗留的麻烦?!】
晋王朱棡揉了揉眉心,神情疲惫。
曾经在他心中,父皇朱元璋如神明般令他敬畏尊崇。可随着《屠龙技》的深入学习,他逐渐看清那些可能导致大明的根源,也愈发了解权力架构、天下阶层与政策制度的复杂。
他心中那座巍峨的父皇形象,正一寸寸崩塌。
原来父皇并非神明,也会犯错,且这些错误足以让大明未来陷入!更糟的是,这些隐患或许要由他们这些继位者来善后。
【治国竟如此艰难?!】
【稍有不慎,就会埋下之患?!】
【未来的我究竟如何治国,才赢得“永乐大帝”之名?】
【若能获得后世执政的经验,或许处理这些弊端会轻松些……】
燕王朱棣眉头紧锁。
从前他未觉治国有多难,如今却真切体会到其中艰险——治理当下容易,难的是避免为后世埋下祸根!毕竟不是谁都有燕长倾那般洞悉百年后的远见。
父皇施行的诸多政策,已在无形中为大明埋下一个又一个隐患。
【累了,毁灭吧,“大明又要”这话听腻了!】
【后世的子孙们,这些烂摊子还是交给你们解决吧!】
【老祖宗实在乏了……】
朱橚整个人瘫在桌上,满脸生无可恋。这日子没法过了——今天这个政策让大明完蛋,明天那个政策又让大明崩溃。
当老祖宗的就算有八只手也救不过来啊!!!
【区区一个免税政策,就能让大明 ?!】
朱桢瞳孔 。他原本只是随口问问,哪知道竟挖出个大明的 隐患!
先前就觉得燕长倾重点强调取消秀才免税很奇怪,没想到背后藏着这种惊天危机。
真是好奇心害死猫!!!
【父皇就会打仗,治天下?呵呵。】
朱榑偷瞄了眼朱元璋,暗翻白眼。他现在严重怀疑自家老爹根本不会治国——哪有人留这么多坑给后人的?
五个!整整五个 级的大坑!!!
就算把秦皇汉武从坟里刨出来,也填不平这些天坑啊!!!
讲台上,燕长倾扫视朱元璋和朱标等皇子:诸位可知大明将来为何会亡?
若知晓,不妨说说见解?
朱标从容答道:问题出在免税政策——秀才、举人、进士、官吏和宗亲的田税全免,便是祸根。
朱樉冷声补充:富户会把田地挂靠在这些免税人名下,借此逃税。
朱棡双手交叠抵着下巴,肃然道:税收锐减,国库空虚。该办的利民工程没钱办,朝廷运转都成问题。
最后只能加税,恶性循环。
“加税!!”
“向那些本就困苦的百姓加税!!”
燕王朱棣眉峰紧蹙,眸光冷峻,沉声道:
“可随着时间推移,享受朝廷免税优待的读书人、官吏和皇亲只会越来越多!”
“他们越多,朝廷能收的田赋就越少!”
“朝廷收入减少,就只能加重百姓的税赋!!”
周王朱橚从伏案姿势转为单手托腮,眼中带着洞悉的神色,缓缓道:
“百姓税赋越重,生计就越艰难。”
“到时候要么沦为逃荒流民,成为动荡之源。”
“要么将田地投献给士绅官员,成为他们的佃户奴仆。”
楚王朱桢端坐凝眉,肃然道:
“若连做流民或佃户都活不下去......”
“那百姓就只能揭竿而起了!”
“若能解决此弊,大明国祚尚可延续。”
“否则......”
齐王朱榑干脆利落地接道:
“否则,大明必亡!!”
啪!啪!啪!
燕长倾抚掌而笑,满意地望着太子朱标及诸位皇子。
显然他们对免税政策的深远危害已了然于胸。
......
端坐末席的朱元璋望着侃侃而谈的皇子们,听着他们将免税之弊剖析得如此透彻,面色渐渐难看起来。
平心而论,朱元璋确实未曾料到,对秀才、举人、进士、官员胥吏及皇室宗亲的田赋优免政策竟会埋下如此严重的祸根,甚至可能动摇大明的根基!
他从未想过,自己严令禁止的土地投献或田产挂靠行为,会在这一政策下悄然滋生。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得益于朱元璋亲自督造的鱼鳞图册,朝廷对全国土地状况了如指掌。官绅富户的田产难以隐匿,投献挂靠之事鲜有发生。正因如此,朱元璋始终认为这项优免政策并无大碍——即便给予秀才举人们免税额度,他们实际拥有的田产也远达不到免征上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