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环环相扣的谋划,】
【究竟是早有布局,】
【还是即兴应对?】
朱标凝视着气定神闲的燕长倾,深知从此民间识字教化,再非镜花水月。
【将土豆的推广与孩童识字数量挂钩,这般绝妙的主意,恐怕也只有燕先生才能想得出来吧!!!】
秦王朱樉心中对燕长倾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暗自赞叹。
他彻底服气了,从心底到神情,无一处不流露出对燕长倾的敬服。
【这手法怎么似曾相识?!!】
【等等,我记起来了!之前燕先生提议提高大明官员俸禄时,也曾用过类似的手段!!!】
【同样是将原本无偿增加的俸禄,改为绩效奖励,以此激励官员勤勉政务!!!】
【在驭人之术上,我真该好好向燕先生讨教一番!!!】
晋王朱棡望向燕长倾的眼神中充满了炽热的求知欲。
他发觉燕长倾不仅精通《屠龙技》,在驭人之道上更是登峰造极,远非自己所能企及。
燕长倾身上值得他研习的智慧,实在数不胜数!
【燕先生似乎总能把主动让出的利益,巧妙包装成他人奋力争取的成果。】
【不仅让受益者对他感恩戴德,更让他们珍视这份来之不易的收获,同时还能额外达成其他目的。】
【最终不仅没有损失,反而收获更丰——这般利益博弈的妙法,当真令人拍案叫绝!!!】
燕王朱棣目光灼灼地盯着燕长倾,决心要研习这门绝技。
这手段实在太实用了!
先前大明官员行政效率因绩效奖励激增数倍,就是最好的例证!!!
【继官员们被燕先生还乐在其中后,如今百姓们也要步其后尘了!!!】
【不过这种,对官员百姓而言,怕是痛并快乐着的妙事吧!!!】
【说不定即便知晓燕先生的,他们也甘愿多被几回。】
周王朱橚托腮沉思,仿佛已看见百姓们听闻消息时那副又爱又恨的生动神情。
【百姓若能认读、默写三百个基础汉字,赏赐一颗土豆种;若能掌握三百基础字外加两千常用字,则奖赏十颗土豆种。】
【此令一出,大明百姓怕是要争相苦读那三百基础字与两千常用字了吧?!】
楚王朱桢深知,当百姓亲眼见证亩产二十石的土豆收获时,这作物的 力将何等惊人!
莫说玩笑,即便将一块等重的黄金与亩产二十石的土豆并置于百姓面前,十之 必选那土豆无疑!
【待来年二三茬土豆丰收时,只怕多数百姓早已自发完成三百基础字与两千常用字的启蒙了吧?!】
【毕竟两者之间的土豆种赏赐,足足相差十倍!】
齐王朱榑竭力揣想百姓闻讯后的景象,脑海中却尽是百姓废寝忘食、昼夜习字的癫狂画面。
此刻,朱元璋与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心中,反复回荡着同一个念头——
【千古明君之誉,大明文教之盛,科举全民之景,此局已定!】
……
讲台上,燕长倾望着神情亢奋的朱元璋与众皇子,嘴角微扬。
寻常而言,调动百姓主动求学之志实非易事,规模愈大则愈艰。
毕竟非若燕长倾前世那般,能获万民倾力相随。
彼时新朝初立,上令既出,百姓必以千倍万倍热忱响应——此等惊世动员之力,古今罕有。
纵是燕长倾与开国之君朱元璋,亦无这般通天之能。
故欲激百姓向学之心,唯有以利相诱。
如同当初用一升米收买天下百姓,使胡惟庸、李善长等人之事定论,令世代唾骂一般。
若要激发百姓主动学习的热情,便需拿出令天下人心动的利益。
一升米显然不足以调动百姓开蒙识字的积极性。
无论是最基础的三百字,还是重要的两千字,对目不识丁的百姓而言皆是艰巨挑战。
若要他们接受并完成这一挑战,至少需以一斗米为激励。
然而大明有六千万百姓,若每人赏一斗米以鼓励识字,国库岁入顷刻便会崩溃。
所幸,他还有土豆!
念及此,燕长倾不禁感慨——
【土豆真是天赐之物!】
此世能收买天下百姓的手段寥寥,粮食恰是其一。
亩产二十石的土豆砸下,足以令大明任何百姓折服。
莫说百姓,纵是朱元璋这位天子,亦难逃其 。
燕长倾能活至今日,且受朱元璋礼遇,赐“见官大一级”之权,
关键非其所持《屠龙技》,而正是这亩产二十石的土豆。
若无土豆傍身,朱元璋对他的便唯有忌惮与杀心了。
燕长倾敛去笑意,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先生】二字,对朱元璋、太子朱标及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道:
喜欢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