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朱重八就讲义气?要不是爹你提拔,他现在还在庙里敲木鱼呢!他讲义气为啥纵容手下不把俺放在眼里?打下庐州为啥不往濠州送钱粮?别人说俺闲话时他为啥不帮腔?既然这样当初为啥要把俺写进功劳簿?”
“爹,俺可是你亲骨肉,那朱重八再能耐也姓朱,就算娶了马秀英,终究不是自家人。瞧瞧他练的那些兵,眼里只有他一个,分明是要夺您的权!”
郭子兴猛地站起,浑身发抖:“混账东西,你再说一遍!”
张天佑急忙使了个眼色。
郭天叙会意,梗着脖子道:“爹,话俺搁这儿了,信不信随您!”说完连滚带爬往外跑,出了门才发觉后背全湿透了。
“孽障!气死俺了...”郭子兴喘着粗气直跺脚。
可张天佑看得真切,自家姐夫这火气倒有大半是冲着朱重八去的。他暗自冷笑:朱重八啊朱重八,谁让你在军议上那般咄咄逼人!
“姐夫,天叙这话虽糙理不糙。今儿军议上朱重八的做派您也瞧见了,明知道您不愿会盟,偏要唱反调,还嚷嚷着要自带兵马去。呵,他怕是忘了,那些兵将是谁给他的!要不是姐夫提拔,他算哪根葱?”
见郭子兴沉着脸不吭声,张天佑趁热打铁:“您想想,当初他要出濠州不也这般积极?说架空是过了,但他朱重八分明是想另立山头!”
郭子兴脸色骤变,在厅里来回踱步,嘴里不住念叨。
张天佑心中暗喜,这下朱重八要吃不了兜着走!他阴恻恻想着:可别怨我,谁让你得罪我亲姐。等料理了这事,也该让天叙侄儿多历练了,毕竟这份家业迟早要交到他手里。至于马秀英那个外姓丫头...终究不是郭家血脉!
朱慕领着五千精兵离开金陵,渡江后特意绕道盱眙、泗州巡视。驻守将领宋清见到兄弟宋品,二人感慨万千,对前途充满期待——主公的势力越发壮大了。此番会盟,朱慕特意带上擅长骑兵的宋清。
在盱眙城,宋清再三叮嘱弟弟严守城池。行至泗州时,郭兴又带来惊喜:为主公招揽了两员新将。
泗州虹县人邓愈,年方十五却生得魁伟异常。其父邓顺兴乃农民军首领,战死于元军箭下,故邓愈对元廷深恶痛绝。
同乡胡大海约二十五六岁,铁面长身看似莽夫,然双目炯炯透出机敏。此二人皆为朱元璋麾下栋梁——邓愈勇猛善谋,胡大海更堪称帅才,史载其智略超群。
朱慕尤重胡大海,此将用兵如神且治军严明,常言:吾乃武夫,仅知三事:不妄杀、不淫掠、不焚屋。故其行军所至,百姓争附。及卒,闻者皆泣。胡大海又雅好文士,屡荐刘基、宋濂等名士于朱元璋。离泗州时,朱慕便将邓、胡二人招至麾下。
庐州城外,徐达策马问朱重八:可要等候朱九?重八扬鞭道:直赴宿州会合!自娶马秀英后,他胸中燃起急迫斗志——要为妻儿搏个锦绣前程。
徐达回望濠州方向心有不甘,重八沉声道:郭大帅恩义难忘,吾必效忠。然若其百年之后......言毕猛然握拳。徐达会意颔首。
铜陵虽小,却是兵家要地。
素有“铜都”美誉的铜陵城下,朱慕的三千铁骑严阵以待。蓝玉自告奋勇前去劝降,却被守城官员拒绝,还挨了一轮箭雨。
蓝玉气急败坏地跑回阵中请战:大帅,让俺打头阵吧!
朱慕正欲回应,忽然发现城头 动。不多时,城门洞开,一个蒙古贵族模样的胖子提着血淋淋的首级,领着官员们出城跪降。
常遇春,带五百骑去探明情况。朱慕下令。
常遇春很快提着首级回来复命:晦气!又没仗打了。大帅猜那蒙古人是谁?正是扬州逃走的达湿贴睦迩!这厮躲在铜陵,倒叫咱们撞个正着。他咧嘴一笑,模样甚是骇人。
朱慕早看清城头变故,仍问道:他为何献城?县令也是他杀的?
可不是!这狗官杀了誓死不降的忠臣,真不是东西!常遇春的笑声令人毛骨悚然。
朱慕对此毫不意外。他瞥了眼县令首级,冷声道:扔了吧。对于叛徒,即便是条好汉,他也绝不怜惜。
进城!
黑旗军顺利接管铜陵。朱慕整顿城务,任用当地贤达暂理政务,留下部分驻军。至于错综复杂的铜矿事务,他决定维持现状。
(江西通往宿州的官道上,旌旗招展,铁甲铿锵。徐寿辉端坐马背,眉宇间尽是春风得意。
就在上月,他的天完大军攻陷湖广重镇汉阳,若非应约赴会,此刻他已在筹备迁都事宜。
至正十一年五月,北地白莲教首韩山童、刘福通率数万河工在大别山北麓揭竿而起,烽火直逼光州。蛰伏多年的徐寿辉见时机成熟,当即联络麻城铁匠邹普胜、宜春僧彭莹玉等人,在鄂东广传弥勒降世之说。
是年仲秋,众人会聚于大别山主峰多云寨,共推徐寿辉为主。其部众效仿北方红巾,又因焚香聚众,故称。
八月破罗田,九月败元将宽撤不花,连克蕲黄二州。遂在浠水立国,建元,取压、盖之意。虽名号略显粗鄙,却暗含覆元之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