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下旬,一个看似寻常却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清晨,在无数考生与家庭屏息凝神的等待中,高考成绩查询通道,终于在规定时间悄然开启。
然而,许多人还没来得及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号,一则由省教育考试院率先发布、旋即被国家级媒体闪电般置顶推送的简短快讯,如同九天惊雷,瞬间炸响了整个互联网,并以无可比拟的速度席卷了所有传统媒体平台!
【快讯:我省八岁考生张诚,以语文150分、数学150分、理科综合300分、外语150分,总分750分的满分成绩,荣膺本年度高考理科状元!据悉,该生在已统计的使用同一套试卷的八个省份中,总分同样高居榜首!】
满分!
750分!
八省第一!
八岁!
这几个词汇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是核爆级别的!
如果说之前的文言文满分作文是投入湖面的巨石,那么这则高考总分满分的消息,就是直接在大平洋中心引爆了超级氢弹!掀起的海啸足以吞噬一切原有的认知!
“我的天!750分!满分!高考满分?!这是人类能做到的吗?”
“八省第一!这意味着他碾压了八个省的所有考生!包括那些同样被称为天才的学子!”
“八岁……我八岁还在玩泥巴,他八岁已经站在了全国千万考生的顶峰……”
“文理双绝!奥赛三金!高考满分!还有什么是这个孩子做不到的?!”
“这不是神童,这是文曲星本星下凡了吧?!”
举国皆惊!真正意义上的举国皆惊!
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校园课堂到网络空间,从专家学者到引车卖浆之流,所有人都在谈论同一个名字,同一个成绩。张诚和他那匪夷所思的750分,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社会话题,其热度空前,甚至超越了体育盛事和娱乐头条。这是绝对实力的碾压,是智商层面的“降维打击”,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消息传开的瞬间,各级政府的教育系统,首先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应急响应”状态。
省城,主管教育的副省长正在主持一个常规会议,秘书几乎是踉跄着冲进会议室,将打印出来的快讯放在他面前。副省长只看了一眼,霍然起身,脸上的表情从错愕到震惊,再到巨大的狂喜!他立刻中止会议,声音因激动而洪亮:“立刻备车!通知教育厅王厅长,马上跟我去张诚同学所在的县一中!这是我省教育史上最大的荣耀!我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到!”
不到半小时,由副省长亲自带队,教育厅厅长、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省里最高规格工作组,车队呼啸着驶出省委大院,直奔那座西北小县而去。
市里、县里的领导们更是如此。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几乎在收到消息的同一时间,都做出了相同的决定——立刻前往县一中!于是,通往县一中的道路上,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各种号牌小车,组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的车龙,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议论纷纷。
县一中,这所普通的县级中学,此刻成为了整个省份,乃至全国目光聚焦的风暴眼。
校长办公室的电话,在第一声响起后,就再也没有停歇过。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采访请求、兄弟学校的祝贺、上级部门的询问指示……铃声如同催征的战鼓,一声急过一声。校长、书记、各位副校长、主任,乃至年级组长,所有能管事的人,此刻都成了最忙碌的“接线员”和“接待员”。
他们脸上洋溢着极度兴奋的红光,嘴角因为长时间保持笑容而有些僵硬,但眼神里却透着一丝幸福的慌乱。刚刚为省领导工作组的到来手忙脚乱地准备好简易的接待室,市里的车队就到了门口;刚把市领导迎进来,县里的主要领导又蜂拥而至……小小的校园,一时间冠盖云集,平日里只能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人物,此刻真实地出现在眼前,让一众校领导既激动又紧张得手心冒汗。
“校长!省台的记者要求现场连线!”
“主任!教育部办公厅来电!”
“书记,清华大学的招生组已经到县宾馆了,要求立刻见面!”
指令、电话、请示、汇报……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校长感觉自己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连喝口水、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午饭时间早已过去,食堂送来的盒饭堆在办公室角落,早已凉透,却没人顾得上吃一口。每个人都在小跑着,忙碌着,沟通着,安排着,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的荣耀和随之而来的庞杂事务,忙了个昏天黑地。但他们心甘情愿,甚至希望这忙碌能更持久一些,因为这是县一中百年未有的高光时刻!
与此同时,半山村,这个平日里宁静的黄土高原村落,也彻底沸腾了!
乡镇的领导们骑着摩托车、开着吉普车,第一时间赶到了张家那栋崭新的红砖瓦房前。村主任用他那已经喊劈了嗓子的大喇叭,激动得语无伦次地向全村、乃至周边村落广播着这个惊天喜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