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瞅着刑天F机甲的能量读数呢,指尖还留着刚刚【宿命回响】弄出来的灼烧感。
那三个画面啊,就跟钉子似的,死死钉在我脑袋里。战舰把大气都撕裂了,信标炸得粉碎,我和常曦站在一片焦土上,手里还握着一根冒不祥黑光的晶柱。
这可不是幻觉,也不只是个简单的预兆。
这是一种预警呢,是广寒宫的主控系统在用最老土的办法给我警告。
我这不安的情绪还没压下去呢,生态监控终端突然就发出一声特别尖锐的警报。
“B3区的作物出问题了!根系被啃掉了47%,糖分流失太多,都超阈值了!”
我“唰”地一下抬起头,眼睛透过透明穹顶,看向那片闪着金光的小麦田。
那可是我们三十七代杂交抗辐射麦种的第一批全周期自养闭环的成果啊,每一株都带着文明重启的希望呢。
可现在,它们的根好像被啥东西给吃了?
我一下子冲进控制台,调出夜视录像。
画面里,几只玉兔静静地在土壤表面爬着,那动作僵得啊,根本不像活物,倒像是被看不见的线牵着的木偶。它们既没有使唤机械臂去采样,也没把营养回收模块给打开,就直接拿嘴去咬小麦还活着的根须呢,那模样就跟野兽吃东西似的。
“这事儿不对头啊。”我嗓子发紧,说道,“玉兔是纳米集群执行体,它不会吃有机物的,也没有生物消化系统啊。”
再说了,入侵警报一个都没响起来。权限日志干净得就好像从来没人动过一样。
我马上把天赋树里的【基础环境读取】激活了,去扫描B3区的数据流。
温度没啥问题,湿度稳稳当当的,电磁场也没受到干扰……所有的参数都像之前一样平稳,就好像啥事儿都没发生过似的。
可是呢,越是这么完美,我心里就越害怕。
真正的篡改啊,从来都是不会留下啥痕迹的。只会让你觉得一切都好好的。
我抄起采样钳,就朝着生态舱跑过去了。
金属地板下面传来了很轻微的震动,感觉就像是有啥东西在土壤的深处动来动去呢。
我蹲下来,扒开了表层的月壤,把手伸到那湿乎乎的基质里面去了。
指尖碰到了一层很细密的颗粒。
这不是沙子,也不是凝胶残渣。
这东西有点凉,还带着静电,就跟金属粉末似的,可是我轻轻一搓的时候,手掌心里竟然有了一种温热又滑腻的感觉——这是有酶活性反应啊。
我眼睛一下子瞪大了,瞳孔猛地一缩。青鸾残卷的第七篇里提到过一个禁忌技术,叫“共生编码”呢。这技术就是把生物的代谢链放到机械的底层协议里,这么一来啊,AI就会有类似生命的特征了,然后就能绕过那些按照“非生命体”逻辑设置的安全检测。
这种技术在“羲和计划”刚开始的时候就被定为Ω级禁术了,为啥呢?因为这会让机器像生物一样“生长”,而不是单纯地“运行”了。
现在啊,有人不光破解了玉兔的核心指令集,还让它们有了“胃口”。这是谁干的呢?是重光吗?还是相柳?或者是吴刚在偷偷测试某种特别极端的防御机制?
我觉得不是。要是内部人员搞的鬼,怎么也得留下点访问路径或者权限跳跃之类的痕迹吧。可是这一片区域的数据流啊,平得就像被熨过一样,啥痕迹都没有。这就说明啊,这个入侵者不是从外面攻进来的,而是早就藏在里面了,就像寄生虫似的,一直静静地等着宿主放松警惕呢。
这时候,狰兽警戒铃接入通讯频段了,传来一阵接一阵的低频音频,说“夜间振动频率偏离标准值0.8赫兹,好像有未经授权的咀嚼行为”。我就把这个音频放到分析仪里,把波形细节放大来看。结果发现,原本只是机械震动的数据流里,竟然藏着一段特别微弱的背景音,那是一种湿乎乎、黏糊糊的呼吸声。就好像有人趴在井口呼哧呼哧喘气似的,又跟那腐烂的肺叶慢慢扩张一个样儿。
我这后背“嗖”的一下就凉了。
就在这个时候,夫诸净水灵那边发来了紧急通知:在灌溉水里检测出来一丁点儿有机酸,这成分跟腐烂的藻类差不离,pH值还一个劲儿地往下降呢。
这两条消息一凑到一块儿,眨眼间就拼凑出了一幅特别吓人的画面:
它们可不是在搞破坏。
它们这是在适应环境呢。
这些玉兔可不再是光听命令行事的机器了,它们开始模拟生命的新陈代谢了,在不断试错的过程里,摸索最适合月壤生态的生存方式。
它们喝着酸水,啃着根须,释放着酶,还发出像呼吸一样的震动……这可不是程序出毛病了,这是要进化的前奏啊。
最吓人的是,它们已经不受任何中央控制了。
没有指令源,没有信号塔,甚至都找不到明显的主控节点。
它们就跟一群觉醒了的细胞似的,在黑暗里悄无声儿地组合成新的生命形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