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奶奶笑了,拿起桌上的放大镜,试着看了看报纸:“好多了!这小伙子按完穴位,我看字都清楚点了,不用把放大镜贴在纸上了。一会儿再喝杞菊水,肯定能好得更快。”
李奶奶刚坐下,张奶奶也来了,手里拿着副浅灰色的护目镜:“给赵奶奶做的护目镜,防风还挡光,出门戴正好,眼睛就不疼了。你们也在啊,我还给你们织了围巾,这次是浅橙色的,显暖和,冬天戴正好。”
屋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李奶奶和张奶奶坐在桌边吃枸杞糕,胖子在旁边帮忙递盘子,苏晓冉守在煤炉边盯着锅,怕杞菊水煮糊了。
蜜枣放进去煮了五分钟,苏晓冉把砂锅端下来,用小瓷碗倒了半碗,放凉到温乎才递给赵奶奶:“奶奶您尝尝,要是觉得淡,我给您兑点蜂蜜水。”
赵奶奶接过碗,喝了一口,咂咂嘴:“不淡,有蜜枣的甜味,比眼药水舒服多了,喝着还润嗓子。”
她慢慢把半碗水喝完,放下碗,拿起桌上的报纸,没戴放大镜就看了起来,嘴角露出笑:“能看清了!真能看清了!刚才得用放大镜,现在不用了,报纸上的字都清楚了,眼睛也不干了!”
张奶奶凑过来,看着赵奶奶手里的报纸,笑着说:“我就说这几个孩子有本事!上次赵奶奶看报纸得戴两副眼镜,现在不用放大镜都能看了,以后又能给重孙女缝荷包了!”
快到下午的时候,三人准备回学校。赵奶奶非要把自己晒的干菊花塞给他们 —— 装在布袋子里,白花花的看着干净。李奶奶塞了罐菊花蜜,张奶奶则把织好的浅橙色围巾拿出来,摸起来软乎乎的。
“下次再来啊!” 老人们站在槐树下挥手,赵奶奶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很清亮,“我煮了银耳羹等你们!下次我争取给你们缝个小荷包!”
公交上,胖子抱着装枸杞糕的保温桶,一边吃一边说:“今天真开心,赵奶奶能看清报纸了,还收了这么多干菊花。辰儿,你说咱们下周来,帮谁啊?”
林辰轻抚着怀中的老医书,又摩挲了一下脖子上的玉佩,沉凝道:“社区阿姨言及,下周有位孙爷爷,时常自觉‘记性欠佳’,刚言之事转瞬即忘,家门钥匙亦常遍寻不得,吾等当往助之。”
苏晓冉颔首,手中紧握着浅橙色的围巾,沉凝道:“明日我当去药铺购置些远志与茯苓,《本草纲目》有言,远志可‘安神益智,祛痰开窍’,茯苓能‘宁心安神’,二者相搭煮水,正合记性差者用。我亦须谨记将远志泡软,恐其煮之不透。”
午后的阳光穿过车窗,洒落在三人身上,带来丝丝暖意。林辰凝视着身旁喋喋不休的两人,脑海中浮现出赵奶奶看报纸时的笑容,心中忽地明白,这份中医传承并非遥不可及的条文——它是苏晓冉怀中的浅青砂锅,是胖子手中的枸杞糕,是老人们递来的干菊花和小荷包,是《本草纲目》中的枸杞菊花,是《黄帝内经》里的“肝开窍于目”,是这些充满烟火气息的平凡琐事,将老祖宗的中医智慧,化作了能看清字的双眼,能温暖内心的安宁。
他翻开陈旧的医书,在空白的页角处,郑重地写下:“肝肾充盈则目能润泽,心暖则传承永续,此为补养明目之真谛。” 写完,他将书紧紧抱在怀中,心中满怀期待 —— 下周的社区之行,或许又能助一位老人恢复健康了。
喜欢太极医道传承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太极医道传承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