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沟作为一个山沟里的小村子,驻扎着一个日军大队,这事说起来,还和许粟有不小的关系。
许粟在南方的几场血战,极大的消耗了鬼子的兵力。
但是,鬼子又不能撤退。
在东京大本营看来,撤退就是失败。尤其是现在各个战区真的在不断失败,那就更不能表现出失败迹象了。
为了补充鬼子第十一军的损失,鬼子抽调华北和东北的鬼子老兵,组成野战补充队南下,补充第十一军。
但这样一来,失去有力支撑的华北战场顿时烽烟四起。
从42年大扫荡中恢复过来的八路军,分兵多路展开反攻。
作为交通枢纽,济源县城在许粟到来前已经丢失过一次了。
济源县是在八路军太岳军区的管辖下,攻克县城的就是太岳军区的主力部队,大名鼎鼎的386旅。
鬼子再一次侵占济源后,也不敢大意,在县城驻扎了一个大队,守卫道路。在柳沟驻扎了一个大队,专门盯着八路的王屋山根据地。
生怕王屋山里再窜出一个386旅来。
平日里,这个鬼子大队只是在当地烧杀抢掠。主力部队已经北上的八路军也只能和他们打打麻雀战,也不会大规模反攻。
不过今天,柳沟的鬼子大队长却发现情况不对劲。
派出去下乡的伪军征粮队突然遭到了红色武装的伏击。
当征粮队缓慢地行进到山腰的树丛时,他们并没有察觉到隐藏在暗处的危险。然而,游击队员们早已埋伏好了。
游击队员们搬起了附近的石头爬上高处,狠狠地砸向征粮队。
石头如雨点般落下,带着巨大的冲击力,砸在了征粮队的身上。其中一块石头不偏不倚地击中了一名伪军的头部,当场将其砸死。其他伪军也遭受了重创,被砸得头破血流,惨叫连连。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带队的日军顾问原本还想要组织征粮队进行反击,然而,当他转身时,却惊讶地发现那些伪军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纷纷丢下手中的枪支,拼命地逃窜。
平时什么待遇,还要我们卖命?
被手持大刀的游击队员团团包围住的鬼子顾问,端着刺刀还要突围。
左冲右突之下,还真让他刺伤一个战士。
但被十几个人熬了十几分钟后,耗尽了体力后,他被游击队员乱刀砍死了。
当然了,逃回去的伪军不可能跟鬼子大队长说,自己把鬼子顾问丢下跑了。
鬼子大队长听到的说法,是征粮队遭到了老八路的伏击,那些伪军都是拼死突围出来的。
还没等鬼子大队长组织的报复队伍出发,路口的关卡又传来了噩耗。
居然有鬼子兵被抓走了。
鬼子一般在各个路口设置盘查关卡,目的在于控制中国人口流动,不能让百姓都去投八路了。
而且这些关卡也是鬼子的前哨,可以为大部队预警。
这些关卡一般都是几个鬼子兵带着一个班的伪军守卫。
对于八路军正规军来说,这样的据点当然不值一提。
但对于八路军地方武装来说,这样的据点也很难啃。
不是说打不下来,而是打下来要牺牲不少人。
平日里,这些关卡就是敌我双方来回拉锯的地带。
但是今天,情况不一样了。
中午,鬼子关卡前,来了一支送丧的队伍。
其实伪军作为组织起来的本地的地痞流氓,和乡亲们都认识,没了这些伪军带路,鬼子凭着地图,很多时候连村子都不找不到。
“哟,这是他二大爷没了?”伪军班长一脸坏笑地拦住棺材。
“站住,皇军要检查。”
“二狗子。”打头的一个中年男子手伸进怀里掏着钱,他叫着伪军班长的小名,不断靠近着。
“看在他二大爷的份上,行行好。”
伪军班长看了眼正靠在屋里休息的鬼子,他离开工事向丧葬队伍打头的男子走去。
每次过关,都是男子给他塞钱平事,他已经习惯了。
然而,中年男子脸上平日里谄媚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
他从怀里掏出来一柄锋利的短刀,照着伪军班长怀里就是一刀。
“狗杂种,下去见阎王吧。”
这刀捅得很准,直接斜着扎进了伪军班长的心脏。
游击队长扶着心口疼的伪军班长向鬼子关卡慢慢移动。
关卡的工事很简单,前面是两个拒马拦人,中间是沙袋垒起来的胸墙,后面是鬼子休息的小屋。
因为伪军班长要私下收钱,把手下人都赶到拒马后面去了,自己走出了关卡。
游击队长扶伪军班长走了几步,往前一顶,他的尸体撞在了拒马上,在伪军士兵一脸懵逼中,从一旁的棺材里抽出盒子炮就是一个横扫。
“有八路!”
胸墙后面的伪军士兵们惊恐地看着前方,守卫拒马的伪军身体被打成了筛子,鲜血四溅,倒了一地。
这些伪军士兵们被眼前的惨状吓得发出一阵惊叫,然后迅速缩回胸墙下方,握着手中的老套筒,举过头顶,对着前方胡乱开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