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游击队的战士们却显得异常冷静。他们迅速将棺材横过来,靠在拒马上,形成了一道简易的掩体。棺材厚实的木板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让他们能够在敌人的火力下暂时稳住阵脚。
游击队的战士们熟练地操纵着手中的武器,与反应过来的鬼子展开了激烈的对射。子弹在夜空中交织成一道道密集的火网,双方都毫不示弱,一时间难分胜负。
在往常的作战中,游击队会通过猛扔手榴弹来突破胸墙,如果运气好他们会赶在鬼子援兵到来前用炸药包炸开胸墙后的小木屋。
但这十分艰难。
那座小木屋,虽然从外观上看只是一间普通的屋子,但实际上,它已经经历了鬼子的多次加固和改造,其坚固程度足以媲美一座碉堡。
这座小木屋不仅墙壁厚实,而且窗户也被封得严严实实,只留下几个小小的射击孔。
更重要的是,这里距离柳沟仅有一里地之遥,一旦遭遇攻击,鬼子援兵最快只需要十分钟就能赶到这里。
不要看这里的鬼子只有一挺从国军那里搞来的捷克式轻机枪。
就这个火力密度,对于缺乏弹药的游击队来说,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轻易突破的。更不要说爆破碉堡了。
不过今天,有给鬼子的特别惊喜。
“咚咚咚。”
沉重的机枪声从游击队的侧后方传来,威力巨大的机枪子弹先是扒开了胸墙,然后撕裂了木屋的墙壁,最后把躲在里面的鬼子兵炸成了肉酱。
这就是许粟为什么既使知道M2勃朗宁重机枪重量大,还是坚持让搜索营换装的原因。
没有给劲的重火力,拔据点就是一个要消耗人命的苦差事。
有了重火力,游击队就可以举着长矛在鬼子的血肉堆里挑挑拣拣。
这一翻还真有个收获。
在被打塌的屋子里,游击队从死人堆里拖出来一个鬼子娃娃兵。
作为鬼子临死前的疯狂,这个从日本乡下抓来的娃娃兵只从干两件事。
吃老兵的大耳刮子,跟着老兵杀中国百姓。
他只接受过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其实根本不会打仗。
第一场硬仗就是这次。
结果当场就被吓傻了,就算游击队员给他最熟悉的大耳刮子,也没能让他回过神来。
游击队只能把他捆起来,免得他发疯,等到以后有时间了再处置他。
“我有红豆,我有红豆啊。”
胸墙后面,一个伪军终于从猛烈的火力中反应了过来。
他把自己的枪扔到一旁,连滚带爬地向游击队员脚下扑了过来。
“你有红豆?”
游击队长从自己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本开始核对。
“我有,我有。”伪军士兵连忙自我介绍道:“我是小六子呀,上次打据点,我还给你们报过信呀。”
红黑豆,八路军策反敌伪军的一种手段。
伪军士兵谁干了好事,就在本子上记一个红点。谁干了坏事,就在本子上记一个黑点。
黑豆一多,武工队就要来杀你了。
看到本子上确实有小六子的红豆,游击队长有了计较:“那这次的事?”
小六子抢答道:“我绝不说出去,长官,我发誓,说出去我出门就见武工队。”
“不。”游击队长严肃地说道:“这次,你要听我安排,把这里的情况讲给柳沟的鬼子大队长听。”
小六子本来就趴在地上,这下他更是被吓得跪下磕起头来。
“不敢呐,八路爷爷,我决不敢说呀。”
游击队长语气严厉:“你就按我说的办,不然就给你记黑豆。”
这时,配合游击队的搜索营火力班也上来了。
两家商量好了,用了搜索营的火力支援,战场上打扫出来的金银细软要归搜索营,武器弹药给红色武装。
小六子正被游击队长吓得死去活来,旁边又凑上来一个看热闹的搜索营士兵。
他可没有游击队长面相好,队长看起来只是让伪军害怕。
搜索营士兵身高七尺,目露凶光,手里还提着一把加兰德步枪,看着就像要吃人的样子。
“班长,这里有个活的。”
打扫战场的搜索营士兵喊了一声,把一个鬼子从倒塌的木屋废墟中逼了出来。
这一看就是个老鬼子,断了一只手,还举着刺刀凶狠地盯着周围围过来的游击队战士。
“缴枪不杀。”
搜索营火力班班长奇怪地看了喊话的游击队战士一眼:“他哪里有枪了?”
班长一眼就看见了鬼子手上戴的表:“表不错,我要了。”
他端起步枪,两枪便将鬼子的腿击断。一旁的搜索营士兵迅速拔刀,如猛虎般扑向鬼子,一刀便将鬼子的手筋挑断。
战士摘表之际,鬼子仍在拼命挣扎。班长见状,心生厌烦,上前将鬼子的头按在一处土台子上,手中军刀狠狠一劈,鬼子的头瞬间滚落。
游击队长顿时就想说这不符合政策,但看着被吓得半死的伪军,立刻加强了说服的语气:“回去告诉鬼子大队长。八路军大部队下山后,绑了鬼子俘虏,就在前面的村子休息。”
“听清楚了吗?”
“清楚了,清楚了。”
随着伪军残兵败将逃回柳沟,红色武装的伏击圈已经在鬼子必经之路上,张网以待了。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