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里说得好啊,‘麦黄种豆’,”李天枢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田野的风声和远处收割机的轰鸣,带着一种古老箴言般的韵律。他手腕轻轻一扬,掌心那一把金黄的麦粒,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托举着,竟违背重力般悬浮在了半空中!阳光从颗粒的缝隙间穿过,给每一粒麦子都镀上了一层流动的金边,细小的绒毛在光线下清晰可见。它们并非静止,而是以一种玄妙的轨迹缓缓旋转、排列,眨眼间竟在空中组成了一个由麦粒构成的、巨大而古朴的算盘虚影!金黄的算珠颗颗饱满,悬停在空中,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珠——嗒…珠——嗒…”
一阵清脆、空灵的珠算碰撞声,毫无征兆地在寂静下来的田野上空响起。这声音并非来自任何实物算盘,仿佛是天地间某种古老的法则被拨动,又像是无数细小的麦粒在共鸣。随着这奇异的“珠算声”节奏,李天枢口中轻轻吐出一串指令代码,声音与那珠算声奇异地融为一体。
“嗡——”
几乎是同时,远处田埂上待命的几架农用无人机猛地亮起指示灯,螺旋桨高速旋转,轻盈地腾空而起。它们并非盲目喷洒,而是精准地飞向那片被全息投影标注的、猩红的病麦区域。无人机底部喷洒出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细小的彩虹,均匀地覆盖在目标麦穗上。那淡绿色的生物抑制剂雾滴,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精准地附着在每一株需要保护的麦穗上,绝不浪费一滴在健康的金黄之上。
“神…神了…”赵老栓仰着头,布满皱纹的脸被空中那悬浮的金色算盘虚影照亮,嘴巴微张,忘了合拢。他身边的几个帮忙的乡邻也都看呆了,手里的镰刀、草帽掉在地上也浑然不觉。这景象超出了他们一生对土地和庄稼的认知。
“唧唧…唧唧…”
麦田边缘,一堆刚割下、散发着青草和阳光气息的麦秆垛旁,一只油亮的黑头蟋蟀正奋力摩擦着翅膀,发出响亮而富有节奏的鸣叫。它后腿有力地蹬踏着身下干燥的麦秆,每一次蹬踏,身体都微微转向一个特定的角度。几米外,一排为收割机提供辅助能源的便携式光伏板支架,随着蟋蟀鸣叫的节奏和它蹬踏方向的微妙变化,底座发出几乎难以察觉的“滋滋”微响,极轻微地调整着倾斜的角度。正午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来,调整后的光伏板表面瞬间掠过一层更耀眼的光华,将更多的光能贪婪地吸入。
不远处开阔的打麦场上,巨大的石磙静静地躺在刚碾过一遍的麦粒上,散发着太阳烘烤后的温热。石磙表面布满了岁月和劳作留下的凹痕与磨痕。在其中一个不起眼的、积了些许灰尘的凹槽深处,一丝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湿气正悄然凝聚。昨夜残留的露水,加上空气中微薄的水分,正被凹槽底部某种特殊的吸湿材料悄然捕捉、凝结。一滴、两滴…晶莹的水珠在凹槽底部慢慢汇聚,如同大地的乳汁,悄然滋养着某种微型的循环。
“喳喳!喳喳!”
一只灰褐色的小麻雀,灵巧地从麦田里窜起,嘴里赫然叼着一颗从病穗上掉落的、还粘着那淡绿色生物降解传感器残片的麦粒。它像一道灰色的闪电,迅捷地掠过金色的麦浪,飞向田头那棵枝叶繁茂的老槐树。在树冠深处一个由枯枝和羽毛搭建的温暖巢穴里,几只毛茸茸、张着嫩黄小嘴的雏鸟正急切地等待着。麻雀将那颗带着“异物”的麦粒丢入其中一只雏鸟大张的嘴里。就在雏鸟吞咽的瞬间,那颗嵌在麦粒上的微型传感器残片,因其特殊材料的微弱生物电感应,在雏鸟温热的食道里,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这一闪,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石子,激起一圈无形的涟漪——一个代表着“样本回收确认”兼有微弱生物信号特征的加密数据脉冲,以人类无法感知的频率,悄无声息地融入了田野上空无处不在的无线信号海洋,向着某个预设的接收节点飘去。
李天枢静静地站在麦田中央,悬停在空中的麦粒算盘虚影在他身前缓缓流转,发出持续而稳定的珠算清音。他看着无人机精准地完成喷洒,看着老农们脸上从惊疑到震撼再到由衷喜悦的转变,看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正发生的、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技的神奇交融。阳光落在他年轻挺拔的肩背上,带着六月的重量和温度。他微微仰起头,望向湛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饱含麦香的空气,仿佛要将这片土地的生机与希望都纳入胸臆。一句古老的农谚,带着全新的、充满生命力的内涵,从他口中清晰地吐出,在金色的麦浪之上回荡:
“麦黄种豆?不,赵伯,今儿个啊,是咱用这金灿灿的‘黄数据’,在这片祖宗传下来的沃土上,种下养活未来的‘绿代码’!”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金兰厌胜劫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