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阳光炙烤着欧洲,战争的天平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向着同盟国倾斜。
在这历史性的时刻,主宰着中欧及其盟国的皇帝与国王们,在他们华丽的宫殿或前线的指挥部里,度过了意义非凡的一天。
他们的决策、情绪与日常,共同编织着帝国的现在与未来。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林晓)的清晨,开始得比绝大多数臣民都要早。
清晨五点,当柏林天空刚泛起鱼肚白时,他已经完成了简单的洗漱,并用意志力克服了左臂的不便,自己穿好了那身熟悉的元帅军服——这几乎成了他穿越以来养成的唯一“普鲁士”习惯,与其说是仪式感,不如说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所处的身份和责任。
在他的私人书房,长条桌上早已铺满了最新的军事地图和情报汇总。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浓香和纸张、墨水的气息。
汉斯·伯格少尉如同精准的瑞士钟表,静立一旁,随时准备递上文件或记录命令。
“阿拉斯包围圈内的敌军投降了多少?”林晓的目光没有离开西线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箭头和部队符号。
“截至昨夜,已有超过十五万英法官兵放下武器,陛下。清理残敌的行动仍在继续,预计最终战俘数字将超过二十万。”
汉斯流畅地回答,“古德里安元帅请示,装甲部队是否需要休整补充,还是立即投入下一阶段进攻?”
“告诉古德里安,他的小伙子们干得漂亮,优先补充战损和技术维修,但要保持进攻态势,下一步目标不是巴黎,而是分割!我要他像解剖教科书一样,把剩余的英法联军切成互不相连的碎块!”林晓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亚眠方向。
他快速翻阅着其他报告:意大利战线已基本停止大规模军事行动,和谈使节正在瑞士秘密接触;
日本通过瑞典传来的密电,措辞暧昧但意图明显;
美国方面的舆论监测显示,孤立主义情绪依旧高涨… “给东京回电,”他沉吟片刻,
“表示帝国欢迎任何基于相互尊重和现实利益的合作。可以暗示,帝国对太平洋岛屿的关注度远低于欧洲事务。具体条件,让外交部的专业人士去谈。”
“通知总参谋部,制定一份向奥斯曼帝国增派军事顾问和技术援助的计划,重点是帮助他们稳固高加索战线,但…要委婉地提醒恩维尔帕夏,暂缓对苏伊士的大规模进攻。”
“还有,罗马尼亚的石油和粮食运输必须优先保障,可以考虑用我们俘获的部分英法重装备与他们交换,安抚一下他们。”
他的指令清晰而迅速,仿佛脑海中有一张清晰的战略蓝图,现代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历史宏观视角,让他能在这场复杂的多线博弈中显得游刃有余。
处理完紧急军务,他的早餐只是一杯咖啡和几片黑面包,简单得让宫廷厨师长感到沮丧。
上午,他照例召见了“未来技术委员会”的负责人,听取了关于“狼王”重型坦克和“鬣狗”轻型坦克的初步设计进展,以及“金雕”战斗机量产遇到的引擎瓶颈问题。
他再次强调了无线电小型化和机载通讯的重要性,甚至随手画了一个粗略的“陀螺仪稳定器”的概念草图,希望能提高坦克行进间射击的精度,把工程师们看得又是一头雾水又不敢不深究。
这就是德意志帝国皇帝的一天之始:半个现代CEO,半个总参谋长,偶尔客串一下超越时代的工程师,唯独不像一个传统的君主。
唯有在偶尔瞥见镜中那撇翘胡子和冷峻眼神时,他才会恍惚一下,意识到自己正扮演着何等不可思议的角色。
与此同时,在罗马尼亚王国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国王斐迪南一世的早晨则充满了另一种情绪。
阳光透过华丽的窗帘,照亮了装饰奢华却略显浮躁的宫殿。
斐迪南一世的心情是复杂而微妙的。一方面,他为加入同盟国后,德国在西线取得的史诗性胜利而感到庆幸,这证明他押注押对了。
来自德国的军事顾问团正在帮助整编训练罗马尼亚军队,德国的工业品也开始流入,更重要的是,特兰西瓦尼亚的归属问题似乎已经胜券在握。
但另一方面,强大的邻居带来的不仅是保护,还有压力。
德国的胜利太具压倒性,以至于布加勒斯特宫廷内部开始弥漫一种担忧:罗马尼亚是否会从合作伙伴,彻底沦为柏林的经济附庸和卫星国?德国对罗马尼亚石油和粮食的渴求是如此赤裸裸,谈判条件日趋强硬。
“陛下,德国代表团再次催促我们增加石油出口配额,并要求我们派兵前往东线,接替部分德军防御阵地,以便他们能抽调更多兵力前往西线。”首相带来最新的消息。
斐迪南一世皱着眉头,手指敲打着桌面。“答应他们增加石油和粮食供应,价格…可以再谈,但出兵东线…暂时婉拒,告诉我们的人,部队整训尚未完成,贸然投入对俄军残部的清剿作战恐有风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