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函发出了就需要等待回复,距离庄峤预设的会谈时间还有些时日,在此之前,他的准备工作一点也轻松不了。
十多万民卫军的安置是基本妥当了,人人都在奋力耕作,原本很多不适宜耕作的沙土田亩,居然都被这些人引着松江的水,硬生生变成了耕田,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智慧。
庄峤一直都相信底层的农夫才是真正大智慧者,能从土地里养活整个群体的,从来就没有傻蛋,只是被很多东西局限了视野。
因为主粮的种植时间已经过了,所以大多数田亩里都是种植的杂粮菜蔬,短短月旬的时间,整个平江口就是一片绿意莹莹的葱茏。
萧干可能是这段时间里最忙活的,以前三州的民卫军本就是糜烂状态,可以说集齐了各种不好变革的因素,这次就是对他统军整合的一个巨大挑战。
原本的萧干是冲锋陷阵的猛将,现在要做到下马安民,上马作战的情态,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但这回,庄峤决定不给他随便支招,看看他究竟能不能应对统帅超过万人的队伍?
任何高超的统帅都不是一天就能成就,需要从小到大日积月累的累积和磨练。
带领百人,千人是不能蜕变成一军统帅的,能够让万人,十万人,甚至百万人如指臂使的,才能称其为统帅。
统帅和将军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用力,一个用脑,说起来很简单,实则千差万别;对于统帅而言,即便简单的行军都有大学问,队伍的行进间距,前后军种的配合,何处扎营,何处防御,何处伪装,甚至整个队伍的吃食,能管多久,一天行军的多少消耗会造成粮草供给的大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实在不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将领能够完成。
这就是从古至今,能成为猛将的如过江之鲫,能称其为统帅的寥寥无几。
趁着还没出去的闲暇功夫,庄峤努力回忆着脑海里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所有记忆,然后让李秋和杨安执笔,用时整整三天时间,大体完成了孙子兵法的恢弘再现。
兵法完成之时,执笔的李秋和杨安深感震惊和不安,这两人都是读书人啊,再傻都明白这本书的价值,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智慧,能够在三两天之内就能阐述得了的兵家瑰宝!
这个时代的兵书战册实在过于杂乱了,多数都是往昔的名将统帅,依据个人多年指挥经验写就,专向性一般用途受限,却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系统阐述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变革和影响!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细致,从小到大,从易到难,分门别类,循序渐进阐述了为将为帅的各项指挥艺术,做到了各种情况下预估应对的完美。
如果此书真的是庄峤个人所着,那么他就是这个时代的兵家圣人。
这本书的出现惊动了民卫军里智慧高绝的两个,一个是华文冲,一个是戴鲲。
别以为尤生学派和班笮学派的就是排外,这还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他们一样会兼容并蓄,吸收精华填充自身的缺陷。
横空出世的庄峤兵书一出,立即惊掉了两个人的下巴,经过杨安和李秋的一致确认,这就是庄峤所着以后,这两个人再看庄峤的眼神都有些变了。
这已经不能用妖孽来形容了!这他娘滴就是妥妥的兵圣模版啊!
这本书本来就是给萧干拿去增长知识的,现在被两个大佬捏在手里,看样子是不准备放手了。
“你们不用这么看我,难道不认识上面的字麽?此书叫孙子兵法,不是我庄峤着作的!”庄峤有些无奈,说了很多遍,这两人就是不信。
“此孙武为何人?为何如此大贤却从来寂寂无名?”华文冲吹胡子瞪眼追问。
“此位大贤已经过世多年了!”庄峤捂着额头回答,兵圣都故去两千多年了,只是你们不知啊。
“那你又从何而知?”戴鲲有些撇嘴,这个小子的秘密果然不知有多少。
“我做梦梦到的,好吧,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说他姓孙名武.....。”没法子解释了,只有这样推脱。
也不管庄峤如何胡扯,华文冲仗着自己辈分高,强行接手了全部兵书底稿,说是拿回书院重新眷抄装录,只让戴鲲气得胡须高翘。
“以后再有这样的东西,绝然不要让这老匹夫知晓,庄小子,如果下次再是如此,某家就不帮你干活了!”
丢下一句狠话后,戴鲲气冲冲追了出去要跟华文冲掰扯。
房间里剩下三个面面相觑的,却是无奈相视一笑,等到萧干听说有自己的东西到来时,结果却空手而归。
“算了,你再等两天,估计华夫子会主动拿给你的,记住啊,这东西最好不要让太多人知晓了,否则我以后别想清静了。”庄峤有些叹气交代一声。
庄峤却不知,这本书的影响以后会何许之大,直到自己都无法澄清选择默认。
时间一晃又过了十天,天气有些炎热了,庄峤已经收到了很多回复,京城的薛正已经敲定了会按时到达富平,董川也回信说,会提前到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