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遵旨!”图里琛领命,又道:“还有一事,娘娘吩咐盯紧的朝鲜,有动静了。李朝老国王病危,几个王子争位,闹得不可开交。其中三王子李昑,最为活跃,频频接触倭国对马藩的商人,似有借外力夺位之意。倭国那边,德川幕府似乎也乐见其乱,暗中有些小动作。”
“李昑?”宜修眼中寒光一闪。系统数据库里,这个李昑(后来的英祖)可是个善于隐忍、颇有手段的君主,在位期间大力改革,增强了朝鲜国力,虽对大清称臣,但骨子里防备极深。“借倭奴之力?引狼入室,其心可诛!”
【智囊团(战略分析):朝鲜半岛乱局,乃天赐良机。建议:1. 扶持亲清(实为亲我)傀儡,迅速稳定朝鲜,将其变为进攻倭国之前沿基地与物资补给地。2. 以‘助其平乱,惩戒勾连倭寇’之名,直接出兵,顺道清除李昑等潜在威胁。推荐方案二,可练兵,可震慑,可掠夺资源(银矿)。】** 系统给出冷酷建议。
“正合本宫之意!”宜修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弧度,“传旨鄂尔泰:靖海军即刻移防登州、旅顺!水师现有战船,全部集中整备!营造司所有船匠,暂停其他,全力配合戴梓、安陵容,改装战船!加装炮位!加固船体!图里琛,你亲自去!给本宫盯紧了朝鲜动向!一旦老国王咽气,诸子火并,或李昑有异动勾连倭寇之实证,便是‘靖海’扬帆之时!”
“奴才领命!”图里琛眼中燃起战意,躬身退出。
战争的阴云,开始向朝鲜半岛和东瀛列岛汇聚。
* * *
圣彼得堡的冬天寒冷刺骨。冬宫一间奢华却气氛压抑的暖房里,索菲娅·奥古斯特(叶卡捷琳娜)裹着昂贵的紫貂披肩,脸色却比窗外的冰雪更冷。她的丈夫,沙皇彼得三世,那个愚蠢、粗鲁、狂热崇拜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男人,刚刚在国宴上公开羞辱了她,并宣布将俄罗斯最精锐的近卫军团调往普鲁士前线,去帮助他“亲爱的表兄”腓特烈对抗奥地利!
“他疯了!为了那个普鲁士人,他要掏空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对着她最信任的情人,禁卫军军官奥尔洛夫兄弟,以及那位谈吐不凡、总能给她带来“外部视角”的“波兰流亡贵族”瓦西里(寒鸦)低声咆哮,美丽的蓝眼睛里燃烧着愤怒与野心的火焰。
“陛下(指彼得三世)此举,确实……有欠考量。”瓦西里(寒鸦)优雅地抿了一口伏特加,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近卫军是拱卫圣彼得堡、扞卫您和保罗小殿下(叶卡捷琳娜之子)的最后屏障。调走他们,无异于将羔羊送入狼口。国内不满的贵族,那些被触怒的东正教领袖,甚至……那些对普鲁士政策深恶痛绝的将军们……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他话语中充满了“担忧”,却精准地点燃了叶卡捷琳娜心中最深的不安和……那个潜藏已久的念头。
“铤而走险?”叶卡捷琳娜喃喃道,目光扫过奥尔洛夫兄弟那强壮的身躯和忠诚的眼神。瓦西里的话像魔咒,将她心中那个模糊的、危险的计划勾勒得无比清晰诱人。
“是的,殿下。”瓦西里(寒鸦)微微倾身,声音压得更低,如同恶魔的低语,“混乱是阶梯。当忠诚的军队被调离,当昏聩的君主众叛亲离……一个果敢的领导者,一个代表着俄罗斯真正利益、深受近卫军爱戴的领袖(他暗示性地看向叶卡捷琳娜),或许……能拨乱反正,拯救这个国家于危难?历史,总是由勇敢者书写。”
叶卡捷琳娜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拯救俄罗斯?书写历史?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瓦西里的话语,如同最后一块拼图,将她心中酝酿已久的政变计划彻底具象化,并赋予其“神圣”的理由。她看向奥尔洛夫兄弟,两人眼中闪烁着同样狂热的光芒,重重地点了点头。
“瓦西里先生,”叶卡捷琳娜深吸一口气,眼中再无犹豫,只剩下孤注一掷的决绝,“您的智慧与忠诚,我铭记于心。请继续为我留意宫廷内外的动向,尤其是……我丈夫下一步的愚蠢举动!”
“如您所愿,我尊贵的殿下。”瓦西里(寒鸦)优雅地躬身行礼,垂下的眼帘深处,一丝无机质的冰冷寒芒一闪而逝。借刀杀人的网,已悄然收紧。远在万里之外的紫禁城,系统提示音在宜修脑中响起:【‘寒鸦’报告:目标已产生明确政变意图,催化剂已投放。预计触发时间:3-6个月内。】宜修嘴角泛起一丝冷酷的笑意。很好,北方的威胁,正在自我瓦解。
雍正三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朝鲜半岛的硝烟,却比春风更早弥漫开来。
李朝老国王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灵堂之上,尸骨未寒,三王子李昑便联合部分朝臣,悍然发动政变,血洗了支持大王子(亲清派)的势力。他手持伪造的“老王密旨”,在倭国对马藩暗中派来的数百名“浪人”(实为武装武士)支持下,迅速控制了汉城王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