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都的黎明,被一种不同寻常的肃穆气氛所笼罩。
当第一缕天光勉强刺破云层,洒在巍峨的宫墙琉璃瓦上时,那光芒似乎也带上了重量,沉甸甸地压在整个皇宫之上。
今日的魏国皇宫,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凝滞的庄严。
宫道洁净无尘,甲士林立,他们身披重甲,手持长戟,如同铜浇铁铸的雕像,从宫门一直延伸到最深处的殿宇,冰冷的金属反射着微光,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压抑的气息。
文武百官早已身着最隆重的朝服,按照品级高低,鱼贯而入,步履沉稳,无人交谈,甚至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他们的脸上,表情各异,有期待,有忐忑,有审视,但无一例外,都收敛在一种极致的恭谨之下。
宽阔的广场,巨大的殿门,高耸的廊柱,一切都在无声地强调着这个权力中枢的威严与今日事件的非同小可。
大殿之内,气氛更是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棂,化作一道道斜射的光柱,照亮了空气中悬浮的细微尘埃,也照亮了御座之上,那个掌控着魏国命运的男人——曹操。
他今日身着玄色龙袍,袍服上用金线绣着张牙舞爪的龙纹,针脚细密,在光线下流转着暗沉的光华。
头戴十二旒冕冠,珠玉垂落,半掩住他那张已显沧桑,却依旧威仪棣棣的面容。他的衣冠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褶皱都仿佛经过精心打理。
半百的年纪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但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隼,扫视之下,令人不敢直视。
此刻,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严肃,又隐含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属于父亲的欣慰。
这复杂的表情,为他平日的冷酷增添了一抹人性的温度,却也使得这场权力交接更显意味深长。
而在曹操御座之下的高阶上,三位魏国的栋梁,如同三尊守护神,又像是三种不同力量的象征,拱卫着他们的君主。
左侧,站立着魏国的武勇极致。
夏侯惇,魏国大将军,背上那柄巨大的朔风大刀即便在鞘中,也仿佛能感受到其劈山断岳的凛冽寒意。
他一头灰白长发,并未紧紧束起,几缕发丝随着殿内微弱的气流肆意飘动,带着沙场宿将特有的不羁。
轻甲覆身,呈现出灰褐与白色交织的冷硬色调,勾勒出他依旧雄健的体魄。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仅存的右眼,此刻精光四射,充满了毫不掩饰的骄傲与欣慰。
他双手叉腰,站姿大开大合,脸上扬起的笑容,带着武人特有的直率与对即将到来时刻的认同。
紧挨着夏侯惇的,是有着魏国第一猛将之称的典韦。
他那如同火焰般的赤红色头发,与他一身血红色的沉重铠甲相得益彰,仿佛一团沉默燃烧的烈焰。
脸上覆盖着只露出双眼和嘴巴的铁质面具,让人无法窥探其真实表情,唯有从那沉稳如山岳的站姿,和那双透过面具缝隙、冷静注视前方的眼睛里,才能感受到一种磐石般的可靠与强大。
他背上那柄令人望而生畏的恶来战斧,仅仅是安静地存在着,就散发出一股尸山血海般的煞气。
他双手环抱胸前,肌肉虬结的手臂似乎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
右侧,仅有一人,却足以平衡左侧那无匹的武勇所带来的压迫感。
司马懿,魏国军师,亦是阴影中最致命的刺客。他独自站在那里,身形略显瘦削,却像是一道深不见底的幽谷。如浓墨般的黑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唯独左额前一缕纯白的发丝异常醒目,如同他这个人一般,带着某种诡异的标志。
一身剪裁合体的血红色燕尾袍,不同于典韦铠甲的血腥意味,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诡谲。
背上那柄造型奇诡的影牙黑镰,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一件不祥的艺术品。
他戴着覆盖小臂的黑色长筒手套,双手同样环在胸前,姿态看似放松,却无时无刻不流露出一种极致的警惕与疏离。
那双湛蓝色的眼眸,如同万年不化的寒冰,冷漠地扫视着全场,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仿佛眼前的一切,无论是庄严的仪式还是涌动的人心,都不过是他棋盘上可以计算的棋子。
他站在那里,本身就是魏国最高谋略、智慧,以及那份不可或缺的狠毒与阴险的化身。
这三位,武力、统帅、谋略,构成了魏国权力金字塔最坚实的基座,也预示着即将被确立的那个人,未来将继承怎样庞大而复杂的遗产。
终于,关键时刻到来。
在百官屏息的注视下,在无数道目光的交织中,曹丕,曹操的嫡长子,缓步从文武班列中走出。
他身着世子规制的礼服,步伐沉稳,每一步都仿佛经过精确测量。
他的脸上看不出过多的喜悦,只有一片沉静与恭顺。
他来到御座阶下,面对高高在上的父亲与君王,没有丝毫犹豫,撩起衣袍下摆,郑重地双膝跪地。
“儿臣,曹丕,拜见父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