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玻璃幕墙的倒影
2004 年春分刚过,上海陆家嘴的风还带着点黄浦江的湿冷,却吹不散街头涌动的热意。张小莫站在地铁 2 号线出口的台阶上,手里攥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的录用通知书,边缘被指尖摩挲得发毛,油墨印的 “XX 外企上海分公司” 几个字,在晨光里泛着浅淡的光泽,却没给她带来多少踏实感。
她低头拽了拽身上的黑色西装 —— 这是上周面试时,在学校附近的租借电话 30 块租的,袖口明显短了一截,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棉质衬衫袖口,肩膀处的面料有点起球,是之前被别的租客穿得多了磨出来的。为了怕弄脏,她早上特意在里面套了件旧 T 恤,现在后背已经闷出了汗,黏在衬衫上,格外不舒服。
“嗡 ——” 身后的地铁口涌出一波人潮,穿着精致套装的白领们踩着高跟鞋 “嗒嗒” 走过,香奈儿的香水味、星巴克的咖啡香混着风里的江水味,扑面而来。张小莫下意识往旁边躲了躲,生怕自己不合身的西装蹭到别人的名牌包 —— 她刚才在地铁里,就不小心被一个穿 Burberry 风衣的女人瞥了眼,那眼神里的打量,像根细针,扎得她心里发紧。
抬头望去,陆家嘴的摩天大楼直插云霄,玻璃幕墙在晨光下泛着冷硬的银光,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街上的人影、车流都映得清清楚楚。张小莫的身影也落在了幕墙上:个子不算高的姑娘,攥着张纸,西装袖口短了半截,头发用一根黑色皮筋简单扎着,发尾还带着点没剪齐的碎毛,和幕墙上反射出的、那些妆容精致、身姿挺拔的白领们比起来,像颗混在珍珠里的石子,局促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抬手摸了摸胸前的工牌 —— 塑料材质的外壳,上面印着她的照片,嘴角还带着面试时刻意挤出来的笑,下面是黑色的印刷体:“行政助理,张小莫,月薪 3000 元”。工牌的边角有点毛糙,是昨天 HR 匆匆剪下来的,没来得及打磨,此刻贴在西装内侧,硌得她胸口有点发疼,像在时刻提醒她:这份在外人看来光鲜的 “外企白领” 工作,到底值多少分量。
“上海内环房价突破 8000 元 / 平!同比涨幅 37%!想在上海安家的市民抓紧入手 ——” 突然,旁边报刊亭的收音机里传出刺耳的播报声,摊主正一边整理报纸,一边把音量调大,生怕路人听不见。那声音像道惊雷,炸在张小莫耳边,她攥着录用通知书的手猛地收紧,指节瞬间泛白,纸张边缘被捏出了深深的折痕。
8000 元 / 平,涨幅 37%。这两个数字在她脑子里反复打转,像两把钝刀,磨得她心慌。她下意识掏出手机,按亮屏幕 —— 壁纸是去年在市第三中学和学生们的合影,小宇举着画纸笑得灿烂。她想起去年决定来上海时的念头:外企月薪 3000,比在中学当老师多 1200,省着点花,一年能攒两万,再干几年,说不定能在上海近郊付个首付,接父母来住,让父亲不用再开摩的,母亲不用再腌咸菜。
可现在,收音机里的声音还在响:“据统计,2004 年第一季度上海商品房成交量同比上涨 29%,内环核心区域房源紧张,部分楼盘开盘即售罄 ——” 张小莫算了算:8000 元 / 平,就算买个 50 平的小房子,总价也要 40 万。她月薪 3000,除去房租(中介说陆家嘴附近单间最少 1200)、饭钱(一天 30,一个月 900)、交通费(地铁加公交 200),每个月最多能攒 700,一年 8400,40 万需要攒 47 年。这个数字像盆冷水,从头顶浇下来,把她之前的期待浇得透凉。
“姑娘,买份报纸不?今天有房产专版,教你怎么选房!” 报刊亭摊主笑着招呼她,手里举着份《新民晚报》,头版角落印着个醒目的房产广告:“陆家嘴滨江豪宅,均价 元 / 平,尊享江景视野”。那 “” 的数字用红色加粗字体,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像在嘲笑她的不自量力。
张小莫摇了摇头,转身往公司方向走。路过一家星巴克时,玻璃窗里映出她的身影,和里面坐着喝咖啡的白领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 里面的人捧着笔记本电脑,面前放着精致的拿铁杯,而她手里攥着的,是张快要被捏烂的录用通知书,包里还装着母亲早上塞给她的两个红糖馒头,用保鲜袋裹着,生怕凉了。
“小莫?真的是你!”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她大学时的同学林薇,穿着件米白色的羊绒大衣,手里拎着个 LV 的 neverfull 包,妆容精致得像刚从杂志里走出来。“你也来上海了?听说你之前在老家当老师,怎么来外企了?”
“我…… 想来多赚点钱。” 张小莫有点不好意思地拽了拽西装袖口,“刚拿到录用通知,今天第一天上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