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孩子,钱多点总没错。” 张建国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你以后要结婚、买房,哪样不要钱?我和你妈还没老到不能动,能多赚点就多赚点。” 他说着,又往炉子里添了块煤,铝锅的咕嘟声更响了,鸡肉的香味飘得更远,甚至传到了巷口,引来了路过的邻居王嫂。
“林慧,什么香味这么香?” 王嫂推开门走进来,看到桌上的《创业指南》和缝纫机上的录用通知,笑着说,“这是双喜临门啊!小莫正式当老师了,你们又要开早餐摊了!”
“是啊,以后还得靠你多帮忙宣传。” 林慧笑着给王嫂倒了杯热水,“明天早上就试营业,煮点小米粥,蒸点红糖馒头,你过来尝尝。”
“一定来!” 王嫂喝了口水,又聊了几句,才笑着离开。
晚饭时,一家人围在煤炉旁,看着铝锅里炖得软烂的鸡肉,香气扑鼻。张建国给女儿夹了块鸡腿,又给妻子夹了块鸡翅膀,自己却只吃了点鸡架。“你爸今天说,等早餐摊稳定了,就去学修电动车,以后不开摩的了,风吹日晒的。” 林慧一边吃,一边给女儿盛了碗鸡汤,“他还说,要给你买台电脑,以后你备课也方便。”
张小莫喝着温热的鸡汤,心里暖暖的。她看着父亲碗里的鸡架,又看了看母亲手里的粗瓷碗,突然觉得,这碗鸡汤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她想起去年冬天,一家人围着煤炉吃咸菜馒头的日子,想起父亲在劳务市场蹲守的身影,想起母亲冻得溃烂的手腕,再看看现在的录用通知、桌上的《创业指南》,还有锅里的鸡汤,突然觉得,那些艰难的日子,好像都过去了。
吃完饭,张小莫帮母亲收拾碗筷,张建国则去巷口的早餐摊整理架子。她走到窗边,看着父亲的身影在路灯下忙碌,母亲拿着抹布跟在后面,两人时不时低声说着什么,像两棵依偎在一起的老槐树,在寒风里互相支撑。昏黄的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冰冷的地面上,却像一团温暖的火,驱散了寒冬的冷意。
她回到屋里,把缝纫机上的 IC 卡和录用通知都放进红布包里,又把《创业指南》放在旁边。月光透过窗户,洒在这些物件上,像给它们镀上了层银辉。她摸出手抄本,翻开新的一页,画了张 IC 卡,上面是模糊的天坛图案,旁边是个冒着热气的铝锅,锅旁是两个依偎的身影,下面写着:“2002 年腊月,录用通知下来了,爸妈开了早餐摊,炖了土鸡,虽然全国只有 7% 的下岗家庭能成功创业,但我们有炉火,有鸡汤,有彼此,就够了。”
写完后,她走到巷口,帮父亲把最后一块木板搭好。寒风依旧刺骨,可她却觉得格外温暖。父亲的手冻得发红,却还在认真地调整架子的角度;母亲的围裙上沾了点面粉,却还在笑着擦桌子。路灯的光昏黄而温暖,照亮了小小的早餐摊,也照亮了他们的希望。
“爸,妈,明天早上我早点起来帮你们。” 张小莫挽住父母的胳膊,心里充满了力量。
“不用,你好好休息,明天还要去学校呢。” 林慧拍了拍她的手,“我们能行。”
张建国也点点头,眼里满是笑意:“等周末你休息,再帮我们一起想怎么把早餐摊做好。”
一家三口站在路灯下,看着小小的早餐摊,心里都暖暖的。虽然他们知道,创业的路不好走,全国只有 7% 的下岗家庭能成功,他们或许也会遇到困难,或许早餐摊赚不了多少钱,但他们有彼此,有炉火,有鸡汤,有这份在寒冬里点亮的微弱暖光,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张小莫就被厨房里的动静吵醒了。她走到窗边,看到巷口的早餐摊已经亮了灯,母亲在蒸馒头,父亲在煮小米粥,烟雾从蒸笼里冒出来,在路灯下形成一团白雾,像个温暖的拥抱。她摸了摸口袋里的 IC 卡,天坛图案虽然磨损,却依旧清晰,就像他们的生活,虽然经历了下岗的风雨,却依旧在努力向前,在寒冬里点亮属于自己的暖光。
她知道,这微弱的暖光,或许照不亮整个世界,却能照亮他们的家,照亮他们的希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这个下岗余波未平的时代,他们用彼此的爱,用小小的早餐摊,用这碗温暖的鸡汤,证明着平凡人也能在困境中开出花来,证明着希望永远不会熄灭。
喜欢独生年代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独生年代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