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 7 月 1 日的凌晨,南方小城的夜空格外深邃,几颗疏星挂在墨蓝色的天幕上,连蝉鸣都似被这特殊的时刻按下了暂停键。县中学的大礼堂内却亮如白昼,三百多名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端坐在红色的塑料椅上,屏息凝视着前方悬挂的大屏幕。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味与学生们紧张的呼吸声,连平时最调皮的男生都挺直了腰背,眼神里满是庄重 —— 他们在等待那个历史性的瞬间,等待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
张小莫坐在礼堂中间的位置,手里紧紧攥着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旗角被她手心的汗浸湿,微微发皱。她的心跳得飞快,像揣了只乱撞的兔子,连指尖都在轻轻颤抖。为了观看这场直播,学校特意调整了作息,让学生们凌晨两点就到校集合。虽然困意阵阵袭来,眼皮沉重得像挂了铅,但想到即将见证的时刻,她所有的疲惫都消散了,只剩下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期待。
礼堂的舞台上,悬挂着巨大的红色横幅,“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的金色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旁边还挂着两面旗帜 —— 一面是鲜艳的五星红旗,一面是印着紫荆花图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舞台两侧的音箱调试到了最佳状态,工作人员来回走动着,最后检查着设备,确保直播万无一失。
“安静!直播马上开始了!” 班主任李老师走上舞台,手里拿着话筒,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同学们,今天是 1997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从今天起,被英国占领了 155 年的香港,终于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这是咱们国家的大事,也是咱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一会儿升国旗、奏国歌时,希望大家都能站起来,用最响亮的声音跟着唱,表达咱们对祖国的热爱!”
李老师的话音刚落,礼堂内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震得屋顶的吊灯都轻轻摇晃。张小莫也跟着鼓掌,手掌拍得发红,心里像有团火焰在燃烧。她想起历史课上学过的内容,1842 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 年,《北京条约》又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割让出去;1898 年,英国又强行租借新界,租期 99 年。一百多年来,香港像个离家的孩子,在外漂泊,如今终于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想到这里,她的眼眶忍不住湿润了。
凌晨两点五十九分,大屏幕上终于出现了香港会展中心的画面。画面里,中英双方的代表坐在主席台两侧,神情庄重。会场内坐满了中外嘉宾,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复杂的表情 —— 有激动,有不舍,有期待,也有感慨。摄像机的镜头缓缓扫过会场,最后定格在会场中央悬挂的两面旗帜上 —— 英国的米字旗与中国的五星红旗,在灯光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开始了!开始了!” 旁边的林晓小声喊道,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手里的小国旗挥舞着。张小莫也屏住了呼吸,身体微微前倾,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屏幕上,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三点整。当电子钟显示 “02:59:59” 时,整个礼堂瞬间安静下来,连学生们的呼吸声都能清晰地听到。紧接着,英国的米字旗开始缓缓降落,那面象征着殖民统治的旗帜,在夜空中显得格外刺眼,像一道凝固的血痕,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张小莫看着米字旗一点点下降,心里百感交集 —— 她想起历史课本上那些被列强侵略的画面,想起无数先辈为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做出的牺牲,眼泪终于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米字旗降落到旗杆底部的瞬间,会场内响起了短暂的掌声,随后便陷入了寂静。紧接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前奏突然从音箱里爆发出来,激昂的旋律像一股洪流,瞬间席卷了整个礼堂。五星红旗与紫荆花区旗同时缓缓升起,红色的旗帜在夜空中飘扬,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三百多名学生同时站起来,举起手中的小国旗,跟着音乐大声唱起来。张小莫的声音哽咽着,却唱得格外响亮,眼泪顺着脸颊滑落,砸在膝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她旁边的林晓也哭了,一边哭一边唱,手里的国旗挥舞得更用力了。李老师站在舞台上,眼眶通红,跟着学生们一起唱着国歌,声音里充满了自豪与激动。
国歌的旋律在礼堂内回荡,震得窗户玻璃嗡嗡作响,连外面的夜空似乎都被这激昂的歌声所感染,变得格外明亮。张小莫看着屏幕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想起了父亲说过的话 ——“香港的路灯比咱这亮,等回归了,咱们也去看看,看看咱们国家的香港到底有多美”。此刻,她仿佛看到了香港街头挂满五星红旗的商铺,看到了香港市民挥舞着国旗欢呼的场景,看到了父亲带着她和母亲在香港的街头漫步,感受着祖国领土的温暖与繁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