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支烟。” 她突然对旁边的流浪汉说。男人的破草帽上还沾着中午的面条汤,却认真地卷了支烟递给她:“妹子,啥事想不开?” 烟火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呛得她眼泪直流,“你看这烟花,多漂亮,日子总会好的。” 他指着奥运倒计时牌,“还有四年呢,啥都来得及。”
张小莫把烟摁灭在梧桐树下,火星在泥土里挣扎了两下,终于熄灭了。她掏出笔,在简历背面写下 “四年后,我要在场馆工作”。字迹被风吹得有些歪,却异常坚定。远处传来《北京欢迎你》的旋律,虽然这首歌要等好几年才会真正流行,但此刻在她心里,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拍。
回家的路上,煎饼摊的蓝布棚在风中鼓得像只帆。林慧正往鏊子上倒面糊,高粱面的香气混着烟花的硫磺味,在巷口漫出老远。“成功了!北京成功了!” 母亲的脸上沾着面粉,像个快乐的圣诞老人,“我今天多挣了二十块,给你买了本《奥运英语 300 句》。”
书被塑料袋裹着,还带着余温。张小莫摸出简历,突然想给母亲看看,却又把它塞回了包里。她知道,母亲看不懂那些招聘要求,只会说 “咱小莫是最棒的”。可她也知道,自己必须努力,不仅为了那份工作,更为了不辜负母亲沾着金粉的手指,不辜负父亲在码头扛货时流下的汗水,不辜负这个正在冉冉升起的时代。
夜深了,烟花渐渐稀疏。张小莫趴在出租屋的木板桌上,把简历上的 “无相关经验” 划掉,改成了 “具备快速学习能力”。窗外的月光照在 “北京大学” 四个字上,突然变得温柔起来。她想起流浪汉的话,四年,还有四年,足够她从零基础学起,足够她积累经验,足够她追上这个时代的脚步。
她从床底翻出母亲缝制的蓝布书包,把简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书包里还装着那枚香港回归纪念章,铜质的花瓣在月光下闪着微光。张小莫把脸贴在蓝布上,仿佛能闻到纺织厂的棉纱味,闻到煎饼摊的葱油香,闻到父母身上那股永不言弃的韧劲。
烟花彻底熄灭时,她已经背会了三十个奥运相关的单词。窗外的城市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远处工地的打桩声,沉闷而有力,像在为这座城市的未来打地基。张小莫知道,明天的招聘会依然会充满挑战,依然会有 HR 用挑剔的眼光审视她的简历,但她不再害怕。
因为她明白,申奥成功不仅仅是国家的荣耀,更是每个普通人的机会。就像那烟花,虽然短暂,却留下了璀璨的光芒;就像她的简历,虽然此刻还有空白,但只要努力,总会被填满。而那片曾经空白的 “无相关经验” 栏,终有一天会写满属于她的故事,那些在奥运光环下,每个普通人努力生活的故事。
天快亮时,张小莫在简历的最后写下:“愿为奥运贡献力量,无论岗位大小。” 字迹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金,像撒上了层烟花的碎屑。她把简历折成整齐的方块,放进蓝布书包最里层,那里还躺着母亲给她烙的玉米饼,温热的,像颗跳动的心脏。新的一天开始了,带着奥运的喜气,也带着她的决心,向着未知的未来,出发。
喜欢独生年代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独生年代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