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莫的百日照是在县城的相馆拍的。林慧把那件打了补丁的红袄翻出来,在领口缝了朵布做的小红花。摄影师举着黑匣子说 “笑一个”,可孩子盯着镜头里的独生证模型,突然咧开嘴哭了。照片洗出来时,红本本的一角刚好卡在她的耳朵边,像颗小小的朱砂痣。林慧把照片摆在木箱上,和粮票、工资条、银镯子一起,成了这个家最珍贵的东西。
粮票在后来的日子里渐渐多了起来。张建国没被裁员,反而升了小组长,每月能多领三斤粮票。林慧用攒下的粮票换过红糖,换过鸡蛋,换过给孩子做棉袄的花布。有次她去供销社,看见布告栏上贴着 “计划生育好” 的宣传画,画里的独生女抱着书本笑,旁边写着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她站在画前看了很久,摸了摸兜里的粮票,突然觉得王奶奶说得不对,这孩子不仅赶上了饿肚子,也赶上了能吃饱饭的希望。
小莫会走路时,总爱扯枕套里的独生证。她把红本本拽出来,举着在院子里跑,像举着面小小的红旗。张建国在后面追,怕她把证撕了,可每次追上,都被她咯咯的笑声逗得没脾气。有天她把证塞进了鸡窝,林慧掏出来时,红纸上沾着几根鸡毛,她气得要打,却被张建国拦住:“孩子懂啥,她是觉得这证金贵,给鸡看看。”
那年冬天来得早,第一场雪就下得没了膝盖。林慧用最后五斤粮票换了煤,张建国在厂里加班挣的夜餐券,换了两斤白菜。一家三口围着煤炉吃白菜炖粉条,小莫坐在父亲腿上,手里攥着那本独生证,小牙咬着粉条,吃得满脸都是。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屋顶盖得严严实实,屋里的煤炉烧得正旺,映着红本本上的金字,像团永远不会熄灭的火。
独生证和粮票,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成了这个小家的定心丸。它们见证着一个女孩的出生,也见证着一对父母在艰难日子里的挣扎与坚守。林慧常常望着女儿熟睡的脸想,等这孩子长大了,或许就不用再为粮票发愁,不用再靠着一个红本本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她知道,无论将来的日子多么富裕,这个红本本和那几张泛黄的粮票,都该被好好珍藏,因为它们里面,藏着一个时代的印记,也藏着一个普通家庭最朴素的希望。
喜欢独生年代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独生年代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