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火…… 怎么是蓝色的?” 入画吓得后退一步。宝玉也忘了愤怒,盯着幽蓝的火焰,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黛玉扶着柳树,看着火焰,眼神里的悲戚渐渐散去,只剩下一种释然的平静,像是明白了什么。
幽蓝的火焰中,桃花瓣渐渐烧成灰烬,可灰烬没有散开,反而在空中凝聚,形成一道模糊的人影 —— 那人穿着明黄色的宫装,头戴凤冠,脖子上缠着一根白色的绫带,脸色青紫,双目圆睁,正是早已薨逝的元春!她的身影在火焰中挣扎了片刻,发出一声凄厉的呜咽,然后渐渐消散,只留下一缕淡淡的黑烟,飘向远处的大观楼方向。
“是…… 是大姐姐!” 宝玉吓得瘫坐在地上,指着火焰的方向,声音发颤,“大姐姐不是薨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惜春看着火焰中的元春缢影,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轻轻说了句:“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她的劫,早就在画屏上写好了。”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道冰锥,刺进宝玉的心里 —— 他终于明白,惜春说的 “色相涂鸦”,不是混账话,而是她真的能看到那些藏在繁华背后的、关于死亡的画面。
黛玉的身体晃了晃,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溅在地上的落花上,像极了惜春当年画《大观园行乐图》时,朱砂化泪的场景。她看着惜春,嘴唇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却最终只化作一声轻轻的叹息,然后眼前一黑,倒在了宝玉的怀里。
“林妹妹!林妹妹!” 宝玉抱着她,哭声撕心裂肺。入画也吓得哭了起来,只有惜春,依旧站在焚花盆旁,看着幽蓝的火焰渐渐熄灭,盆底的 “虎兕相逢” 纹在火光的最后映照下,泛着狰狞的光。她知道,黛玉的劫到了,元春的冤魂也在提醒着她,这大观园里的热闹,快要散场了。
广寒宫的桂花树下,嫦娥握着那片带着墨痕的桂花瓣,花瓣上的青枫林虚影和元春缢影交织在一起,让她轻轻叹了口气:“痴儿,冷簪鸣警,你终究还是看到了最残酷的真相。这人间的悲欢,不是画境里的笔墨,而是活生生的生离死别,你能勘破吗?”
暖香坞的丫鬟们很快赶来,将黛玉送回了潇湘馆。惜春没有跟着去,只是捡起地上的冷心簪碎玉,小心翼翼地用绢布包好,揣进怀里。她握着红尘烟火笔,走在回暖香坞的路上,脚下的青石板上,广寒纹泛着淡淡的光,像是在安慰她,又像是在提醒她。
回到暖香坞,她将碎玉放在画案上,铺开一张新的素绢,拿起红尘烟火笔,蘸了点墨,在绢上画了一片青枫林 —— 枫叶是暗红色的,林子里有黑影晃动,角落写着 “青枫林下鬼吟哦”。她的笔触很稳,没有一丝颤抖,像是在画一幅早已熟悉的画。
入画端着晚饭进来,看到画纸上的青枫林,吓得手里的碗都差点掉了:“姑娘,您怎么还画这个?太吓人了!” 惜春没有抬头,只是继续画着:“画下来,就不是噩梦了。这些都是要发生的事,早画完,早勘破。”
她知道,冷心簪的玉珠裂了,是预警;落花拼的青枫林,是黛玉的归宿;火焰中的元春缢影,是三春的结局;盆底的 “虎兕相逢”,是荣国府的末日。这些都不是幻觉,而是她画魂觉醒后,能看到的、关于未来的真相。
窗外的桃花还在落,像在为黛玉哭泣。惜春放下笔,看着画纸上的青枫林,心里第一次没有了漠然,反而涌起一股淡淡的悲伤 —— 不是为黛玉,也不是为元春,而是为这大观园里所有的人,为他们像落花一样,明明知道会凋零,却还是拼命绽放的样子。
她拿起那包冷心簪碎玉,贴在胸口,碎玉的寒意透过绢布传来,让她渐渐平静下来。她知道,自己的使命不是悲伤,而是续完那幅大观园的画,勘破这三春的虚妄,然后带着画魂,找到回家的路 —— 回广寒宫的路。
而那只鎏金焚花盆,被她放在了画匣的最底层,盆底的 “虎兕相逢” 纹,像一道永恒的谶语,提醒着她,这场繁华的落幕,才刚刚开始。日后,当她看到更多的死亡和离别,当冷心簪彻底断裂,她会真正明白,“勘破三春景不长” 的含义,也会真正放下这人间的色相涂鸦,回归寒月画魂的本真。
喜欢金陵十二钗前缘录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金陵十二钗前缘录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