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湘云提着一壶酒、几碟小菜回来,身后跟着端着碗筷的丫鬟。三人坐在柳树下的石凳上,斟酒对月,吟诗作对。湘云的诗句时而豪放,如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时而清逸,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引得宝玉和黛玉连连叫好。
酒至半酣,湘云忽然指着远处的云影,笑着说:“你们看那朵云,像不像一只仙鹤?” 宝玉和黛玉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一朵白云舒展着翅膀,像仙鹤般掠过明月,姿态优雅。
“真是像极了!” 黛玉轻声说道,“云丫头,你是不是特别喜欢仙鹤?我见你房中摆着鹤形的摆件,诗中也常提‘鹤’‘云’之类的意象。”
湘云摸了摸袖中的鹤羽,眼中闪过一丝迷茫:“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仙鹤很亲切,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有时做梦,还会梦到自己在云上面飞,身边有好多仙鹤。”
宝玉心中一动:“我也做过类似的梦,梦到自己到了一个仙境,有好多奇花异草,还有仙女在弹琴。说不定咱们前世,都是天上的神仙呢!”
湘云笑着摇头:“宝哥哥又在胡说了。不过若是真能像仙鹤一样,自由自在地在天上飞,倒也不错。” 她说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嘴角流下,她也不在意,随手用袖子擦了擦,豪爽的模样,活脱脱一个 “假小子”。
黛玉看着她的模样,眼中满是羡慕:“我要是能像你这样洒脱就好了,不用整天被病痛折磨,不用为琐事烦心。”
湘云拍了拍她的肩膀:“林姐姐,别想那么多。人生在世,及时行乐才是最重要的。你看这明月、这流水、这花香,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可不能辜负了。”
她的话像一缕阳光,照进了黛玉敏感多愁的心里。黛玉点点头,举起酒杯:“好,听你的,咱们今夜不醉不归!”
三人又喝了一会儿,湘云渐渐有些醉了,趴在石桌上,喃喃地念着:“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声音清越,像仙鹤的鸣叫,在寂静的夜里回荡。
宝玉和黛玉相视一笑,没有叫醒她,只是静静地陪着她,看着天上的明月,听着她的呓语。月光洒在湘云的脸上,她的眉头舒展着,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像是回到了那个属于她的蓬莱仙山,回到了鹤鸣殿旁的栖鹤坪,身边有小白陪伴,有仙鹤齐鸣。
几天后,天降大雪,大观园银装素裹,格外美丽。湘云一早便拉着宝玉、黛玉、宝钗等人来到芦雪庵赏梅。庵外的几株红梅开得正艳,雪压枝头,红白相映,美不胜收。
“真美啊!” 湘云赞叹道,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这雪像蓬莱的云海,这梅像仙山的灵草,若是能在这里住一辈子,该多好。”
宝钗笑着说:“云妹妹又在想蓬莱仙山了?我看你呀,就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湘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忽然诗兴大发:“我有了!咱们今日就以‘雪梅’为题,各作一首诗,如何?”
众人纷纷赞同。湘云拿起笔,略一思索,便写下一首《咏雪梅》:
琼枝玉树裹银装,一点红梅映雪香。
不与百花争艳丽,自甘寂寞傲冰霜。
鹤归林际添幽趣,月落庭前照冷芳。
寄语东风休着力,且留清韵满潇湘。
“好一个‘鹤归林际添幽趣’!” 宝玉大声称赞,“这一句将雪、梅、鹤、月融为一体,意境高远,真是绝了!”
黛玉也点头称赞:“尤其是‘自甘寂寞傲冰霜’一句,既写了梅的品格,又暗合你的心性,真是人如其诗,诗如其人。”
湘云笑着说:“林姐姐过奖了,我只是觉得这梅和鹤一样,都有一种孤高的气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让人敬佩。”
正说着,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鹤鸣。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只洁白的仙鹤从大观园上空飞过,翅膀掠过红梅枝头,落下几片花瓣。湘云的眼睛一亮,下意识地摸了摸袖中的鹤羽,鹤羽竟微微发热,像是在回应仙鹤的鸣叫。
“你们看,是仙鹤!” 湘云兴奋地指着仙鹤,“它好像在和我打招呼呢!”
宝玉笑着说:“看来云丫头和仙鹤真有缘分,说不定你前世就是一只仙鹤,不小心下凡来了。”
湘云没有反驳,只是望着仙鹤远去的方向,眼中满是向往。她不知道,这只仙鹤正是蓬莱仙山的小白,受鹤语仙子之命,前来探望她,确认她在凡尘的历劫情况。小白看到湘云在大观园中过得快乐,与众人相处融洽,眼中的灵气与洒脱依旧,便放心地飞回了蓬莱。
赏梅结束后,众人回到芦雪庵,围坐在火炉旁烤火。湘云看着跳动的火焰,忽然想起前世的天火风,想起南极仙翁说的 “命运与火有关”,心中闪过一丝明悟 —— 或许这 “火” 不仅是她性格中的热情,更是她历劫的关键,是她与凡尘羁绊的象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