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的晨光总是带着清冽的暖意,金色的阳光穿透云雾,洒在甘霖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晕。雪魄青鸾身着雪白仙裙,手持甘霖玉佩,立于殿外的白玉栏杆旁,望着下方碧波荡漾的瑶池。千年雪莲在岸边静静绽放,花瓣上的露珠泛着微光,像是尘世未干的泪痕;灵泉边的绛珠仙草随风摇曳,叶片上的纹路清晰可见,仿佛还残留着凡尘的气息。
她刚完成今日的布雨任务,甘霖洒落人间时,她曾悄悄俯瞰金陵 —— 薛家老宅的那棵老梅树依旧挺立,枝头缀着新雪,丫鬟翠儿正为树下的墓碑添上一束红梅;大观园的残垣断壁间,竟有几株新绿破土而出,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轮回。这凡尘的一切,都在因果的丝线中悄然延续,而她的存在,便是这天地因果中最温柔的一环。
“青鸾仙子。” 一阵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宝钗转身,见神瑛侍者手持玉瓶,正缓步走来。他已褪去凡尘的顽劣,身着素色仙袍,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唯有眼底的温润,还与当年怡红院中的宝玉如出一辙。“神瑛侍者。” 宝钗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他手中的玉瓶上,“今日又来为绛珠仙草浇水?”
神瑛侍者笑着点头,望向灵泉的方向:“她虽已重回仙草之身,却仍需悉心照料。说来也巧,自你归来后,她的叶片愈发翠绿,想来是沾染了你的甘霖灵气。” 宝钗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绛珠仙草旁,一道淡红色的光晕若隐若现,那是黛玉残存的灵性在与天地共鸣。“这便是因果吧。” 宝钗轻声道,“当年在凡尘,我与她一同葬花、一同吟诗,如今在天界,她的修行竟也与我的甘霖相连。”
神瑛侍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慨:“你可知,当年我与绛珠仙草的因缘,若没有你的陪伴,或许早已在凡尘的纠葛中破碎。你以德行化解我与她之间的执念,以善意抚平我们的伤痛,这份恩情,我与绛珠都未曾忘记。” 宝钗轻轻摇头:“这并非恩情,只是天命的安排。我因怜悯而降甘霖,因怜情而历红尘,你们的因缘,本就是天地间早定的因果,我不过是恰逢其会,做了该做的事。”
正说着,灵泉边忽然泛起一阵涟漪,绛珠仙草的叶片轻轻颤动,一道纤细的身影从仙草中浮现 —— 正是黛玉的魂魄所化,身着水绿色仙裙,眉宇间已无凡尘的忧愁,多了几分释然。“宝姐姐。” 黛玉轻声唤道,声音清越如泉水,“方才我在灵泉中,听闻你们说话,便忍不住出来见你。”
宝钗望着黛玉,眼中满是欣慰:“妹妹如今看来,心境已平和许多。” 黛玉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传来温润的触感:“多亏了姐姐当年的开导,若不是你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或许至今仍困在‘求不得’的执念中,无法解脱。如今我才明白,凡尘的情爱不过是历劫的试炼,唯有守住本心,才能悟透因果的真谛。”
神瑛侍者站在一旁,补充道:“当年我出家后,在寺庙中修行,时常想起你在梨香院为我们煮茶的场景,想起你为我作的《劝友诗》——‘少年气盛易疏狂,惹得尊亲徒挂肠’,正是这句诗,让我渐渐明白自己的任性给身边人带来的伤害。后来我历经磨难,终于悟透‘情’字,才得以重回神瑛侍者之位。”
宝钗听着他们的话,心中忽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她想起凡尘中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子 —— 与黛玉一同葬花时的共鸣,与宝玉一同联诗时的默契,那些细碎的温暖,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他们历劫路上的助力。“其实,我在凡尘中也并非时刻清醒。” 宝钗轻声说道,目光望向远方的云雾,“有许多次,我也会因宝玉的漠视而心生失落,因黛玉的悲伤而暗自心疼,若不是冷香丸的压制,若不是心中那份对‘守护’的执念,或许我早已在情劫中迷失。”
她想起那年暮春,自己独自坐在梨香院的窗前,看着宝玉与黛玉在沁芳溪畔嬉笑,心中泛起的酸涩;想起黛玉去世时,自己握着她冰冷的手,那种无能为力的悲痛;想起宝玉出家后,自己独守空房,整夜整夜摩挲着金锁的孤寂。“那些日子,我也曾质疑过天命,也曾怨恨过因果的无情。” 宝钗继续说道,“可后来我才明白,天地间的因果从不是无情的,它只是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引导着我们走向该去的方向。我经历的失落与悲痛,都是历劫的必经之路,唯有尝过这些滋味,才能真正懂得慈悲的意义。”
黛玉望着她,眼中满是敬佩:“姐姐总是这般通透。当年在凡尘,我总觉得你清冷疏离,如今才知,这份清冷背后,藏着怎样的坚韧与温柔。你就像一朵雪莲,绽放在寒冷的瑶池边,看似不易接近,却能为路过的生灵带来慰藉。” 神瑛侍者也点头附和:“你更像一缕清风,吹散了我们在凡尘中的迷雾,让我们看清自己的本心。若没有你,我与绛珠或许还要在因果的纠葛中徘徊许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