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炳狠狠地瞪了刘文耀和陈景怀一眼。
“回头再找你们算账。”
巩永固赶紧对周山拱手道:
“侯爷,全靠你了。”
周山点点头,对冯海说:
“冯海,立即集合所有骑兵,消灭刘芳亮,勤王救驾。”
“是,侯爷。”
冯海答应一声,立即传令。
周山和冯海穿上盔甲,跨上战马,率领六千骑兵,向北疾驰。
三十里的路程,骑兵很快就到,眼前的情景让周山也大吃一惊。
离运河不远处,十几万闯军和十几万朝廷军队血战在一起,到处尘土飞扬,喊杀声震耳欲聋。
刘芳亮想得很简单,不计伤亡代价,只要能将皇帝抓住或者杀死,就是大功一件。
从人数上来说,朝廷军队跟闯军差不多。
问题上朝廷的军队来自各个不同的军队,有京营,有禁军,有沿途的兵马,有五城兵马司,还有太监军和官员的家丁。
完全就是各自为战,一盘散沙。
而闯军这边,都是刘芳亮率领的农民军,他们一路从河南杀到山西,又从山西杀到北直隶,早就身经百战。
周山用单筒望远镜观察了一下战场的形势,朝廷的军队已经渐渐不支,很多地方已经被农民军突进去了,即将被分割包围。
周山放下望远镜,对冯海说:
“我们的弹药带的不多,必须尽快击溃敌人。”
“这样,你率领三千骑兵,从左边迂回到对面,然后从中间穿插过来,我率三千骑兵,从这边穿插过去。”
“采用三段式射击,一步步推进。”
“等到我们在中间会师的时候,闯军肯定就崩溃了,我们就结束战斗。”
冯海躬身领命。
“是,侯爷。”
他当即率领三千骑兵,迂回绕道闯军后方。
周山当即大喊一声:
“兄弟们,三段式射击,列队。”
三千骑兵立即排成三排,每排一千人,很快排列整齐。
“杀!”
三千骑兵呼啸着向前冲锋,很快就冲到双方队伍的中间。
“轰轰轰。”
“啪啪啪。”
“嗖嗖嗖。”
小炮、燧发枪和神臂弩交替射击,一排排闯军将士被射倒在地。
胶州军将士一边前进,一边在战马上装填弹药和弩箭,一步步向前推进。
震耳欲聋的炮声很快掩盖住了激烈的喊杀声和惨叫声。
朱由检站在甲板上,听到这突然传来的枪炮声,赶紧喊道:
“王承恩,王承恩,快,把望远镜拿过来。”
王承恩赶紧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递给朱由检,一边大声说:
“陛下,恭喜陛下,胶州军来了,周大人的骑兵到了。”
朱由检拿着单筒望远镜,看到一队庞大的骑兵从闯军的中间穿过,一步步往前推进,所过之处,闯军一排排倒下。
他激动地手舞足蹈,大声喊道:
“来了,周山来了,闯贼成片成片的倒下,好,好啊!”
太子朱慈烺也十五岁了,站在朱由检的身旁,也举着望远镜在看战场的情况。
“父皇,快看北方,还有一支骑兵,也从闯贼的中间杀过来了。”
朱由检再次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大笑道:
“好,好,好!朕的忠义侯,果然还是很忠义的。”
周皇后听到他的喊声,也高兴地说:
“陛下,这么说,我们能顺利到达南京了?”
一听这话,朱由检顿时愣住了,他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他现在无法判断,周山到这里,到底是来勤王救驾?还是举兵谋反?
太子朱慈烺放下望远镜,看了看父皇,问道:
“父皇,你说周大人真的会护送我们去南京吗?”
朱由检长叹一声,摇摇头。
“朕也不知道。”
朱慈烺皱了皱眉头,说道:
“如果他不是来护驾的,我们恐怕会凶多吉少啊。”
这时,巩永固和刘文炳骑马匆匆来到运河边上,对着皇帝的大船高声喊道:
“陛下,陛下,微臣巩永固,刘文炳,有要事禀报陛下。”
朱由检听到喊声,赶紧命令:
“快,靠岸,让巩永固和刘文炳上来。”
王承恩赶紧说:
“陛下,使不得,这里危险,我们现在地赶紧快速南下,不能停留。”
朱由检苦笑道:
“现在周山来了,他要是来救驾,我们不需要跑,他要是来弑君,我们跑也跑不掉。”
王承恩也明白现在的处境,轻轻叹了一口气,传令让大船靠岸。
大船缓缓靠上岸边,巩永固和刘文炳不等跳板搭过来,直接一个助跑,飞奔上船。
两人很快来到甲板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微臣幸不辱命,周大人是来勤王救驾的。”
朱由检一听,稍稍松了一口气,双手将刘文炳扶了起来,太子朱慈烺也躬身将巩永固扶了起来。
“姑父和舅舅辛苦了!”
两人听到太子的话,看到太子这么小,就遭受到如此劫难,顿时眼泪直流,躬身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