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大利亚州,阿德莱德,维多利亚广场
7月5日。
当那支满身尘土、甚至有些车身都撞瘪了的车队,终于轰鸣着驶入阿德莱德市区时,这座以优雅和花园着称的城市沸腾了。
数万名市民涌上街头。他们不是在看赛车,他们是在看一种奇迹的证明。
从悉尼到阿德莱德,一千二百英里,十天。
在过去,这是一段需要骆驼队走上两个月,或者马车走上三周的旅程。而现在,这支车队证明了,哪怕是在没有路的地方,内燃机也能把这段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而且,它们不仅仅是跑完了全程。
在每辆车的货箱里,都装载着整整两吨的货物——那是从悉尼带来的机器零件、布匹和书籍。
当刘易斯跳下车,当众打开货箱,将那些完好无损的货物展示给阿德莱德商会的代表时,所有的质疑都烟消云散了。
“这比铁路更灵活,比马车更强大。”一位拥有巨大葡萄园的庄园主,看着那辆还滴着机油的卡车,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如果我有这东西,我就能把我的葡萄,在两天内运到港口,而不是看着它们烂在路上。”
“这东西多少钱?我订五辆!”
“我要十辆!”
现场变成了一个临时的订货会。刘易斯手里拿着那个已经被汗水浸透的笔记本,记录着一个个订单,手都在发抖。他知道,利斯戈的工厂,哪怕三班倒,也忙不过来了。
堪培拉,联邦宫,书房
与此同时,亚瑟正坐在收音机前,听着比恩记者从阿德莱德发回的最后一次现场报道。
“……这不是终点,这只是开始!我们证明了,荒原是可以被征服的!距离是可以被缩短的!这辆车,这个轰鸣的铁盒子,它将把我们的内陆,变成国家的后花园……”
广播里传来人群的欢呼声。
亚瑟关掉了收音机。房间里恢复了安静。
他走到墙边那幅巨大的地图前。他在悉尼和阿德莱德之间,用红笔画了一条线。
这条线,不仅是车队走过的路。它是一条新的大动脉。
“道尔。”
“殿下。”
“把这次测试的所有技术数据,特别是施泰纳在路上对散热系统的改进方案,全部发给利斯戈。”亚瑟下达了指令,“下一批生产的袋熊卡车,必须是经过改进的沙漠版本。”
“另外,”亚瑟指了指地图上那些沿途的小镇,“威尔坎尼亚、布罗肯希尔、彼得伯勒……这些地方,因为车队的经过而热闹了一阵子。我们不能让这种热闹冷下去。”
“通知内政部和皇家银行。我们要启动一个公路驿站计划。在主要干道沿线,每隔一百英里,就要建立一个标准的补给站。要有储油罐,有水井,有修理工,还要有无线电报机。”
“我们要把这些点连成线,把线织成网。只有这样,那台在内陆沉睡的经济引擎,才能真正转动起来。”
“还有,”亚瑟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给那个叫乔治的老铁匠发一枚奖章。告诉他,他是联邦服务业的先驱。给他的铺子一笔低息贷款,让他把招牌做得大一点。”
随着那两台发报机停止工作,随着那十二台发动机熄火冷却,一种新的力量,已经悄悄地植入了这片大陆的肌理之中。
喜欢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