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4月13日,旅顺港外海,黄海。
凌晨四时,天色未明。
一艘涂着暗灰色油漆的舰船,正关闭了所有航行灯,如同一个黑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入了旅顺港外围的主航道。
这是日本联合舰队的特种布雷舰蛟龙丸号。
舰长海军少佐山田正站在舰桥上,用蔡司望远镜紧张地观察着旅顺港方向的黑暗轮廓。他能感觉到手心在冒汗。他们已经深入了俄国海军的日常巡逻区,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招来毁灭性的打击。
在蛟龙丸的后甲板上,水兵们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正将一颗颗装填着高爆炸药的新型水雷,推向船尾的布设轨道。
一颗装填着高爆炸药的新型水雷,顺着轨道滑下,伴随着轻微的“扑通”声,沉入冰冷的海水中。
这些水雷被精确地设置在水下三米,对于吃水浅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威胁不大,专为等待那些吃水深的主力战舰。
在更远的海面上,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正站在他的旗舰三笠号的舰桥上。
他整夜未眠,透过望远镜,注视着旅顺港方向那片沉睡的黑暗。
猎杀马卡洛夫的计划,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
东乡平八郎对这位新对手抱有极大的敬意。马卡洛夫不是斯塔克那样的庸才。他上任后,俄国舰队的面貌焕然一新,它们不再是缩在港口的存在舰队,而是频繁出击,甚至主动挑战。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清晨六时,蛟龙丸号布设下了最后一颗水雷,开始全速撤离雷区。
与此同时,东乡平八郎下达了命令。
四艘日本驱逐舰组成的诱饵,开始向旅顺港口高速逼近。它们没有开炮,而是按照计划,用无线电发出混乱的、模拟遇袭的求救信号。
旅顺港内,警报声大作。
“呜——!呜——!”
马卡洛夫几乎是在警报响起的第一时间就冲了出来。
“日本人送上门来了!”他的声音兴奋。
他渴望战斗,渴望用一场堂堂正正的胜利,来洗刷舰队在开战之夜被偷袭的耻辱。
“全舰队,紧急出港!”他向传令兵下达了命令,“通知所有舰只,一级战备!目标,拦截并歼灭敌军骚扰分队!我们去会会他们!”
整个旅顺港立刻沸腾了。
庞大的俄国舰队开始生火,黑色的煤烟从烟囱中喷涌而出,遮蔽了天空。锅炉在轰鸣,巨大的铁锚被蒸汽绞盘嘎嘎作响地绞起。水兵们冲向自己的炮位,解开炮衣,装填炮弹。
马卡洛夫快步走向码头,他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正静静地停泊在那里。这是一艘威武的万吨巨舰,是舰队的骄傲。
然而,就在马卡洛夫即将踏上通往旗舰的舷梯时,那份来自上海的电报,再次闪过他的脑海。
他停住了脚步。
理智告诉他,这是一个战机。如果为了一个德国间谍的“高价情报”而畏缩不前,他将成为整个舰队的笑柄。他的本能,他作为一名海军战士的全部激情,都在催促他立刻登舰,去追杀敌人。
但那份情报的细节…“诱饵舰队”。
现在出现的,不正是“诱饵”吗?
如果这是真的……
他转向传令兵下达了一个命令:“今天,我将指挥权移交至胜利号,立刻通知胜利号,准备接纳司令部。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跟随主列,居于佩列斯韦特号之后。”
“同时,”他补充道,作为最后的保险,“命令巴扬号巡洋舰与阿斯科尔德号巡洋舰,立刻出港。它们是先导队,前出五海里,Z字形搜索前进!进行反水雷搜索,其余舰只,拉开舰距,慢速跟随!”
这个在战机稍纵即逝的时刻,显得过于谨慎、繁琐的命令,让周围的军官们大为不解。
但马卡洛夫的威严,压倒了一切议论。
小艇迅速将他送往了停泊在另一侧的胜利号战列舰。当马卡洛夫的将旗在胜利号的桅杆上升起时,整个舰队的官兵都发现了这个异常的变动。
上午八时许,庞大的俄国舰队驶出了港口。
在海天之间,他们很快就发现了那几艘正在“狼狈逃窜”的日本驱逐舰。
“追击!”马卡洛夫从胜利号的舰桥上,下达了信号。
整个舰队开始提速,排成战斗队形,向着东乡平八郎预设的死亡陷阱冲去。
巴扬号巡洋舰,作为先导舰,第一个冲在了最前面。它是一艘性能优良的法制装甲巡洋舰,航速很快。舰长海军上校罗伯特·维伦,正举着望远镜,在舰桥上紧张地搜索着海面。
他的任务不是追击,而是探路。
“了望哨,注意观察水面!寻找一切可疑漂浮物!尤其是水雷的触发杆!”维伦上校对着传声筒喊道。他忠实地执行着命令。
上午九时四十分。
巴扬号高速航行,刚刚越过一片看似平静的海域时,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从它的左舷舰首下方传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