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宫的惊雷渐渐远去,含元殿的御旨犹在耳畔。沈砚肩头清剿海寇的重任如同沉甸甸的铠甲,而林岚心头,却压着另一座无形的、关乎生死的巨山——那些无辜的舞姬。
尚药局深处,一座被严密隔离的小院。空气里弥漫着浓重苦涩的药味,混杂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源自生命逐渐流逝的压抑气息。数名中毒的舞姬被安置在此,她们面色苍白,眼神惊惶,裸露的颈项肩背处,细密的暗红血丝如同蛛网般悄然蔓延,触目惊心。更令人揪心的是,其中两人已开始间歇性地出现轻微的肢体抽搐和口角难以自控的流涎!三日索命之期,如同悬顶的铡刀,步步逼近!
“林…林司药…我们…我们是不是…” 一名唤作小桃的年轻舞姬,颤抖着抓住林岚的衣袖,眼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是不是…真的没救了?就像…就像谢玉奴姐姐那样…”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身体因害怕而微微发抖。
林岚反手轻轻握住小桃冰冷的手,指尖传来的颤抖直抵心底。她看着女孩颈间那刺目的血丝,脑海中瞬间闪过谢玉奴在云裳阁内皮肤溃烂、哀嚎惨死的可怖景象,以及那只灰兔在竹笼中抽搐僵硬的画面。一股冰冷的寒意夹杂着巨大的责任感,狠狠攫住了她。身为法医,她见过太多死亡,但亲手将生命从死神镰刀下拉回,意义截然不同。
“不会的。” 林岚的声音异常平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清冷的眼眸直视着小桃惊恐的双眼,“相信我。毒,可解。”
这简单的三个字,仿佛带着奇异的魔力,让周围几个同样惶恐不安的舞姬眼中瞬间燃起了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
然而,转身步入隔壁临时辟出的配药间,林岚的脸色瞬间凝重如铁。案头堆满了从太医署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紧急翻找出的、所有关于“海蛇”、“异毒”、“岭南瘴疠”的记载,以及堆积如山的药材。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生药混杂的浓烈气味。
她拿起那份誊抄的《岭南异毒志》残篇,目光死死锁住那行字:“沾其涎…三日后必狂躁如癫…肤若灼炭…目赤呕血…五内如焚…筋骨尽糜而亡…其毒入髓,无药可解…”
“无药可解…” 这四个字如同诅咒,沉甸甸地压在心口。但她眼中没有丝毫退缩,只有更深的执着。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来自一个拥有更先进医学认知的世界!毒理、病理、药物代谢…这些概念是她的武器!
“大人,” 负责协助的老奉御孙思邈(与药王同名,设定为太医署资深药师)忧心忡忡地捧着一碗刚煎好的药汁,“按古方‘犀角地黄汤’加减,加重了清热解毒之力(黄连、黄芩、栀子加倍),又添了护心保元的丹参、黄芪,您看…”
林岚接过药碗,浓郁的苦味扑鼻。她仔细嗅闻,又用银针蘸取少许药液观察色泽,微微摇头:“孙奉御,此方清热解毒、凉血护心之力确强。然,海蛇毒诡异,其毒不在血热,而在侵髓扰神,损及神经根本!此方恐只能暂缓其表,难拔其根!且犀角珍贵难寻,无法普及。”
孙思邈面露难色:“司药所言极是。然…毒侵髓海,乃医家不治之绝症…古来无方啊!”
“无方,便创一方!” 林岚斩钉截铁,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她铺开纸笔,脑中飞速运转,将现代法医毒理学知识与唐代已有药物进行碰撞融合:
神经毒素!需保护神经细胞,阻断毒素对神经信号的干扰!唐代有何物?《神农本草经》载“石菖蒲,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此物或对神经有益!加!
毒素引发剧烈炎症反应,导致组织灼伤、内腑衰竭!强力抗炎!除了黄连、黄芩,岭南道进贡的“穿心莲”,据载清热解毒之力尤甚!可大幅加量!
毒素导致细胞渗透压失衡,引发水肿(兔子实验观察到的肿胀)!需利水渗湿!茯苓、泽泻、车前子!加!
毒素可能攻击心肌细胞!护心刻不容缓!丹参活血化瘀,改善心肌供血;苦参(虽苦寒有毒,但小剂量有强心之效),需慎用,但可尝试微量配伍!
最关键的是解毒核心!直接中和或代谢毒素!《新修本草》载“半边莲,解蛇虫毒…捣汁饮之…” 此物岭南常见,或对蛇毒有效!加!还有“七叶一枝花”,亦有解蛇毒记载!加!
一张全新的药方在林岚笔下迅速成型:石菖蒲为君,开窍护神;重剂穿心莲、黄连、黄芩为臣,清解血分热毒;茯苓、泽泻、车前子为佐,渗湿利水消肿胀;丹参、微量苦参为使,强心护脉;半边莲、七叶一枝花为奇兵,直指蛇毒!
“孙奉御,速按此方配药!先煎三剂!药量…加倍!” 林岚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药很快煎好,浓黑的药汁散发着更加浓烈奇异的苦涩气味。林岚亲自端着药碗,来到症状最重、已开始抽搐的小桃床前。
“小桃,喝下去。” 林岚的声音异常温和,却带着强大的安抚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