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卷也讲究!”林岚来了精神,“卷子都是密封的,阅卷官根本不知道是谁写的。而且,一道题常常是好几个人分开判,取平均分,尽量公平。不像……”她忽然意识到什么,赶紧刹住话头,吐了吐舌头。
“不像什么?”沈砚何等敏锐,立刻捕捉到她话里的未尽之意,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不像我朝科举,尚有行卷、请托、座师门生之弊,有时考官一个喜好,便能定人前程?”
林岚嘿嘿一笑,没否认:“大人英明。属下只是觉得,‘高考’这法子,至少在‘防弊’上,做得更……嗯,更系统些。比如还有‘监控’……就是千里眼顺风耳一样的法器盯着考场,作弊更难。”她想起现代的摄像头,只能含糊其辞。
沈砚并未动怒,反而陷入了沉思。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薄毯上轻轻敲击着。林岚口中的“高考”,虽则匪夷所思,但其力求公平、严防舞弊的种种措施,却如一道强光,刺破了他心中某些积弊的阴影。
“公平……系统……”他咀嚼着这两个词,目光变得深邃,“古之取士,察举、九品中正,弊端丛生。隋唐立科举,本意便在破门阀、开寒门之路,以试取才,已是极大的进步。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如岚儿所言,人心叵测,欲求绝对公允,何其难也。”
他抬眼,看向窗外,仿佛看到了即将汇聚长安的万千举子,也看到了潜藏在这盛大文事之下的暗流涌动。“今岁春闱在即,长安作为京畿重地,更是各方瞩目。礼部已行文各州府,严查冒籍、枪替、夹带、通关节等诸般弊窦。本官这伤……”他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己依旧使不上力的右臂,“怕是赶不上亲自坐镇了,只能嘱托赵虎他们,务必加倍小心。”
林岚听着他语气里的凝重,也收敛了玩笑的神色。她知道科举对读书人的意义,更知道其背后牵扯的利害。她想起沈砚之前处理过的种种奇案,心思微动:“大人是担心……有人会在这春闱之中,兴风作浪?”
沈砚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拿起一块苹果,慢慢吃着,目光悠远:“龙门一跃,化龙化蛇,天壤之别。这‘一跃’之前的风浪,往往才是最险恶的。本官只盼,今科长安,能如这暖阁一般,清平无事才好。”他话锋一转,看向林岚,眼中带着一丝促狭,“不过,听岚儿一席‘高考’经,倒是让本官想起一桩趣事。若按你家乡之法,让本官去考那‘高考’,不知能得几何分数?”
林岚一愣,随即看着眼前这位熟读经史、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却未必懂现代物理化学的县令大人,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大人若是去考?那……数算格物博物化学怕是要‘名落孙山’了!不过嘛……”她狡黠地眨眨眼,“凭大人的文采和见识,语文和历史地理,定能独占鳌头!妥妥的……‘偏科状元’!”
“偏科状元?”沈砚咀嚼着这个古怪又贴切的词,看着林岚笑得眉眼弯弯的模样,连日来因案牍和伤势带来的沉郁竟一扫而空,也忍不住朗声笑了起来。暖阁里,清朗的笑声与苹果的清甜气息交织在一起,冲淡了窗外隐隐传来的、为秋闱备战的紧张氛围。
阳光透过窗棂,暖暖地洒在案头那份礼部公文上,“春闱”二字显得格外醒目。而此刻暖阁中的轻松谈笑,却如同暴风雨前短暂的宁静,预示着下一场围绕着这“龙门一跃”的谜云,正在长安城的上空悄然汇聚。
喜欢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