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中学的学生转移行动,在混乱的暴雨和洪水中,堪称一个奇迹。得益于李卫国提出的清晰方案和现场人员的全力执行,几百名学生被安全地分组、护送,最终一个不少地交到了各自村子的干部或焦急等待的家长手中。
消息传回镇政府,紧绷的气氛终于得到一丝缓解。镇长亲自打电话向上级汇报了情况,特别强调了李卫国在关键时刻提出的“以村为单位、干部带队、责任到人、确保到家”的应急方案发挥了关键作用。上级领导在电话里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所有参与救援的干部、民警、教师进行了通报表扬。李卫国的名字,第一次在县里的紧急会议上被提及。
然而,这份短暂的欣慰很快被更大的阴影笼罩。
暴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天空像是被撕裂了一道永不愈合的口子,雨水依旧疯狂地倾泻。随波镇外的河水,如同被激怒的巨龙,水位以令人心惊胆战的速度持续暴涨!浑浊的河水裹挟着上游冲下来的树木、家具、甚至牲畜的尸体,翻滚着、咆哮着,不断冲击着两岸摇摇欲坠的土堤和防洪设施。镇内低洼处的积水越来越深,一些老旧的房屋开始出现墙体开裂、地基不稳的险情。
更糟糕的消息从市区传来:市区及周边多个区县遭遇了更为严重的山洪和泥石流!多处道路中断,房屋倒塌,已经出现了人员伤亡!各级政府部门焦头烂额,救援力量捉襟见肘,通讯时断时续,恶劣的天气让空中和地面救援都变得异常艰难。整个地区仿佛陷入了绝望的泥沼。
外面的世界一片混乱,但李正阳的心却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冷酷的笃定。他对外界的伤亡和混乱报道毫不关心,那些信息只会干扰他的判断。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点上——妈妈的百货店仓库!
“妈!你看这雨!你看这水!”李正阳指着窗外如同瀑布般冲刷的雨幕,以及街道上已经没过小腿肚的浑浊积水,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专家预测的百年一遇洪水真的要来了!仓库!二楼仓库那些货,再不搬就来不及了!水会涨得飞快!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妈妈徐秀芬站在店门口,看着外面如同末日般的景象,脸色煞白。前几天儿子反复念叨“洪水”、“百年一遇”,她虽然开始转移货物,但心里多少还存着点侥幸。可眼前这持续不断的暴雨、疯狂上涨的河水、以及镇上越来越紧张的气氛,彻底击碎了她的侥幸心理!
尤其是当她看到上游漂下来的那些触目惊心的杂物,听到市区出现伤亡的消息,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儿子说的……可能是真的!
“快!老王!小张!别愣着了!”徐秀芬猛地转身,对着店里几个同样被吓住的伙计喊道,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尖利,“听正阳的!仓库!二楼仓库里所有的货!所有怕水的!布匹!成衣!电器!日化品!全部!马上!给我往三楼阁楼搬!快!能搬多少搬多少!快啊!”
她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伙计们也被老板娘的急切感染,顾不上外面的瓢泼大雨,立刻行动起来。搬货的推车在积水的街道上艰难前行,伙计们喊着号子,顶着风雨,一趟趟地将仓库里的货物往更高的三楼抢运。
李正阳也被妈妈一把拽住:“你也别闲着!去帮忙!力气活!”
李正阳二话不说,脱下校服外套,露出里面单薄的汗衫,冲进雨幕,加入了搬运的队伍。
很快,李正阳家的举动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连锁反应。
镇上其他商家,原本还在观望,或者心存侥幸,觉得自家地势高、仓库位置好。但看到镇上最大的百货店老板娘都像疯了一样拼命搬货,再联想到市区传来的伤亡消息和眼前这毫无停歇迹象的暴雨,恐慌的情绪瞬间蔓延开来!
“快!快搬!百货店都搬了!”
“听说了吗?市区都淹了!”
“这雨再下下去,咱们这儿也得完!”
“别等了!搬!赶紧搬!”
恐慌如同瘟疫般扩散。一时间,整个随波镇中心街道,出现了一幕奇特的“盛况”:在瓢泼大雨和不断上涨的积水中,大大小小的商家老板、伙计、甚至家属,全都加入了“搬家”的行列!他们或推着小车,或肩扛手提,将一箱箱、一袋袋的货物从低处的店铺、仓库,拼命往高处、往家里、往一切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转移。
街道上人声鼎沸,呼喊声、催促声、车轮碾过积水的哗啦声、货物碰撞的闷响,混杂着震耳欲聋的雨声,竟形成了一种荒诞而紧张的“交响曲”。泥水四溅,人影幢幢,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一样,在绝望中爆发出求生的本能。这景象,竟比平日里赶集还要热闹几分,只是这热闹背后,是无尽的焦虑和对未知灾难的恐惧。
李正阳扛着一箱沉重的洗衣粉,趟着齐膝深的泥水,艰难地走在回店的路上。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看着周围这混乱而忙碌的景象,心中却异常平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