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紧张的学习、与朋友们的交流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洪水的隐忧中飞快流逝。李正阳在随波中学的生活,逐渐步入了一种奇特的节奏。
教室里,他不再是那个缩在角落的透明人。他坐在后排,周围是苏柳波、岑培中、徐斌斌这几个前世关系就不错的“学渣”。他们凑在一起,自然不是讨论学习。下课铃一响,这几个人就凑到李正阳桌边,话题永远围绕着游戏厅新到的《拳皇97》怎么连招、哪个网吧能偷偷玩《传奇》、或者镇上音像店新到了什么港台电影的盗版碟。
李正阳前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十几年,练就了见人说人话的本事。跟这群精力过剩的少年聊这些,他毫无压力,甚至能凭借“先知”优势,提前“预言”哪个游戏会火,哪个电影明星会过气,引得他们啧啧称奇。加上他是外宿生,同学们经常托他帮忙从校外带点零食、文具或者偷偷买点小说杂志进来,他基本来者不拒,收费也公道,因此在班上人缘相当不错。
课间,他们这群人经常在教学楼走廊上晃荡,倚着栏杆,对着楼下操场或隔壁班走过的女生指指点点,嘻嘻哈哈。苏柳波指着隔壁班一个穿着白裙子的女生,压低声音兴奋地说:“快看!莫颖林!真漂亮啊!”
李正阳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确实,莫颖林是公认的校花,十四岁的年纪,身姿窈窕,面容清丽,带着一种小镇姑娘少有的清冷气质。前世,他就是被这份气质吸引,开始了漫长而苦涩的单恋,最终荒废了学业。
但此刻,李正阳只是平静地看着。33岁的灵魂审视着这个青春靓丽的少女,心中毫无波澜。那份属于少年人的悸动和迷恋,早已在社会的熔炉和猝死的冰冷中消散殆尽。在他眼中,这只是一个漂亮的、与他人生轨迹不会再有任何交集的初中女生罢了。
他微微一笑,目光平静地从莫颖林身上掠过,没有停留,仿佛只是欣赏了一幅无关紧要的画作。这辈子,她注定只是他记忆长河里一朵不起眼的浪花。
而与苏柳波他们插科打诨的同时,李正阳也牢牢把握着自己的核心目标——学习。他利用一切碎片时间,专注地复习、预习。更重要的,是他和柳花、于婵、廖峰以及另一个同样有潜力考上高中的林显清,组成了一个“学习互助小组”。
说是互助,其实更像是李正阳单方面的“输出”。李正阳会把自己整理好的笔记、总结的学习方法、甚至是一些超前的解题思路分享给他们。他讲解清晰,深入浅出,常常能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抽象的概念,让柳花他们听得豁然开朗。
“哇!李正阳,你这方法比老师讲的还好懂!”柳花总是第一个发出惊叹。
于婵虽然依旧话不多,但眼神越来越亮,笔记记得无比认真。
廖峰和林显清也受益匪浅,尤其是廖峰,在李正阳的“开小灶”下,数学成绩肉眼可见地提高了不少。
班主任秦文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小团体。他几次在窗外看到他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或者在自习课上看到李正阳耐心地给于婵讲解题目。秦文非常欣赏这种“先进带后进”的学习氛围,特意在班会上点名表扬了他们,尤其称赞了李正阳的“热心”和“学习能力”。
面对表扬,柳花他们都很兴奋。只有李正阳,脸上挂着谦逊的笑容,心里却是一片冰冷的不屑。因为他清楚地记得,这位看似道貌岸然、对学生关怀备至的秦老师,在几年后,会因为与班上一位女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而被立案调查,身败名裂,彻底断送了教师生涯。此刻的表扬,在李正阳听来,充满了讽刺。
时间不紧不慢地走到了六月底。
老天爷仿佛喝醉了酒,彻底撒起了酒疯。连绵不断的暴雨笼罩了整个随波镇,仿佛天空被捅了个窟窿,雨水没日没夜地倾倒下来。街道上的泥浆变成了浑浊的溪流,低洼处积水成塘。镇外那条滋养了小镇也时常带来麻烦的河流,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上涨。
浑浊的河水翻滚着,裹挟着上游冲下来的枯枝败叶,甚至偶尔能看到死去的家禽家畜。原本宽阔的河面变得拥挤不堪,河水几乎要漫过两岸低矮的土堤。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水汽和河底淤泥被翻搅上来的腥味。
镇上的人们开始有些不安了。往年虽然也发洪水,但像今年这样,雨季还没真正进入高峰(通常七月底八月初),河水就涨得如此迅猛的情况,并不多见。
李正阳站在教室窗前,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和瓢泼大雨,眉头紧锁。他记忆中的那场特大洪水,脚步越来越近了。他之前提醒妈妈关于仓库货物的事,妈妈虽然嘴上不信,但看着这反常的雨势和暴涨的河水,心里也开始打鼓。李正阳趁热打铁,又“转述”了几个从“网上专家”那里看来的“内部消息”,说上游雨量更大,水库可能顶不住了云云。妈妈终于坐不住了,开始指挥店员,把二楼仓库里那些怕水的布匹、成衣和一些贵重日用品,一点点往三楼更高的阁楼转移。虽然动作不快,但至少开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