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太极殿的龙椅前,俯瞰着阶下俯首称臣的文武百官。鎏金铜鹤香炉里升起袅袅青烟,将满朝文武的面孔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南国平定的捷报已经传遍九域,今日这场封赏大典,既是对功臣的犒赏,更是我向天下展示新朝气象的序幕。
传墨尘。我沉声说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墨尘一袭月白长衫,缓步从文官队列中走出。他身姿挺拔如松,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谦和笑容,那双狐狸般狡黠的眼睛在低垂的眼帘下闪烁不定。作为平定南国的首功之臣,他献策十二策,招降敌将七人,瓦解南国朝堂于无形,这份功绩足以封王封侯。
臣墨尘,参见陛下。他深深作揖,动作标准得无可挑剔。
我手指轻叩着龙椅扶手,目光锐利如鹰:墨先生劳苦功高,南国平定,先生居功至伟。朕欲封你为安国侯,食邑三千户,赐金帛万两,良田千顷,先生以为如何?
满殿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墨尘身上。这般封赏,已是开国以来文臣的极致。我看见几位老臣眼中闪过艳羡,武将们虽有不甘却也无话可说——墨尘的功绩,确实当得起这份荣耀。
然而,墨尘却缓缓摇了摇头。
臣谢陛下隆恩,他抬起头,笑容依旧温和,然封侯赐爵,非臣所求。
我微微挑眉,心中暗忖:果然来了。这只老狐狸从不按常理出牌。
我身体微微前倾,那先生想要什么?
墨尘的目光扫过殿中悬挂的九域舆图,最终停留在南国的位置:臣别无所求,唯愿陛下赐臣一座书斋,容臣整理南国典籍;再赐南国历代户籍图册,让臣得以研习民生。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墨大人疯了不成?
一座书斋换万户侯?
这...这不合情理啊!
议论声此起彼伏,连站在一旁的雷啸天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显然对墨尘的选择极为不解。唯有站在武将队列末尾的凌霜,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仿佛早已料到这个结果。
我抬手制止了众人的议论,目光如炬盯着墨尘:先生可知,你放弃的是什么?
臣知晓。墨尘坦然迎上我的目光,然臣自幼好书,如今得遇明主,已偿辅佐之愿。若能坐拥书城,研读天下图籍,此生足矣。
他说得恳切,眼中却藏不住那抹深不可测的光芒。我太了解这只老狐狸了——他所求的,从来不是眼前的荣华富贵。南国户籍图册?那里面记载的岂止是人口赋税,更是南国百年兴衰的密码,是治理南国的钥匙!而那座书斋,恐怕将成为他培养势力、网罗人才的据点。
好一个坐拥书城!好一个此生足矣!
我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先生高风亮节,朕心甚慰。准奏!朕即刻命人将城南那座听雨轩修缮一新,赐予先生。南国户籍图册,着冷月心三日之内尽数送往听雨轩。
臣,谢陛下!墨尘深深一揖,起身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我看着他退回队列,心中五味杂陈。这只狐系谋士,既是我最锋利的剑,也是最危险的隐患。他的深不可测让我忌惮,却又不得不倚重他的智谋。这种既用且防的关系,或许就是帝王必须承受的孤独。
传赵山河。我收回思绪,继续封赏。
赵山河从武将队列中走出,这位前朝遗臣虽已年近花甲,却依旧身姿挺拔,步履沉稳。他身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与周围锦衣华服的官员格格不入,却自有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度。
草民赵山河,参见陛下。
赵先生,我语气缓和了几分,南国平定,先生所献《九域归一策》功不可没。朕欲任命你为南国经略使,总领南国军政要务,负责战后重建与治理,不知先生可愿屈就?
赵山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深深一揖:臣,愿为陛下分忧,为南国百姓谋福。没有丝毫犹豫,没有半句推辞,只有战略大师的沉稳与干练。
我满意地点点头:好!朕赐你尚方宝剑,便宜行事之权。南国百废待兴,先生可放手施为。所需人力物力,朝廷全力支持。
臣,谢陛下信任!赵山河再次叩首,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这位隐于市井多年的战略大师,终于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看着赵山河退下,我心中稍稍安定。有赵山河这员沉稳老将坐镇南国,再加上墨尘在暗中制衡,南国局势当可无忧。一明一暗,一张一弛,这才是帝王御下之道。
封赏继续进行,雷啸天被封为镇南将军,率三万铁骑镇守南国边境;凌霜因斩杀南国战神萧战有功,擢升为骠骑将军;夜无影统领的也得到了丰厚赏赐...
我端坐龙椅,看着昔日追随我的兄弟们各有封赏,心中却无多少喜悦。权力之路,注定孤独。墨尘的深不可测,赵山河的老成谋国,雷啸天的勇猛忠诚,凌霜的桀骜不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与执念,而我,必须将这些力量拧成一股绳,引向九域归一的终极目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