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刚拂过京城的柳梢,一封来自北境的急报便如惊雷般砸在沈辞的案头。信纸边缘被驿马的颠簸揉得发皱,上面的字迹潦草仓促,墨痕中还夹杂着未干的血迹,字字句句都透着绝望:“匈奴左贤王集结五万铁骑,携新型投石机,于三日前突袭云隘关,守将战死,关隘已破,大军正朝着雁门关疾驰而来,三日之内,必至城下!”
沈辞捏着信纸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眼底瞬间凝聚起刺骨的寒意。他早料到左贤王不会善罢甘休,却没想到对方败亡之后仍有如此实力,更没想到云隘关破得如此之快。新型投石机?看来匈奴此次南下,必然是做足了准备。
“大人,雁门关守军不足一万,且经上次大战后尚未休整,恐难抵挡匈奴五万铁骑!”赵武快步走进书房,神色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要不要立刻集结京营精锐,驰援雁门关?”
沈辞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快步走到墙边的北境地形图前,指尖重重落在云隘关与雁门关之间的一处峡谷——断云谷。这里两侧崖壁陡峭,中间只有一条窄路,正是兵家所说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他嘴角勾起一抹腹黑的弧度,眼中闪过一丝算计:“驰援自然要驰援,但不能硬碰硬。左贤王新胜,士气正盛,我们若率军直扑雁门关,必然会陷入苦战。”
“那大人的意思是?”赵武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传我命令,让雁门关守将王统领坚守不出,加固城防,务必拖延三日。”沈辞的声音低沉而果决,指尖在断云谷的位置轻轻一点,“另外,你立刻率领三万京营精锐,携带火箭、火油,连夜出发,潜伏在断云谷两侧崖壁,待匈奴大军进入谷中,即刻发起攻击,务必将其重创!”
赵武眼中一亮,瞬间明白了沈辞的用意:“大人是想故技重施,用伏击战打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不错,但此次与黑风峡谷不同。”沈辞摇头,语气带着十足的谨慎,“匈奴吃过一次伏击的亏,必然会有所防备。你率部潜伏时,务必隐蔽行踪,可让将士们用枯草、泥土伪装,切不可暴露丝毫痕迹。另外,让工匠们连夜赶制一批假的营寨,设在断云谷外的平原上,营造出我们主力在此设防的假象,引诱匈奴大军进入谷中。”
“属下明白!”赵武躬身应道,眼中满是敬佩,“大人放心,属下必定不辱使命!”
“等等。”沈辞叫住他,补充道,“左贤王狡猾多疑,若他察觉不对,很可能会派先锋部队探查。你可在谷口布置少量兵力,佯装抵抗,待匈奴先锋进入谷中,便假意败退,引主力跟进。记住,务必把握好火候,既不能让左贤王起疑,也不能让先锋部队发现我们的埋伏。”
“属下谨记!”赵武再次躬身,转身快步离去,片刻后,京营内便响起了急促的集结号,三万精锐将士整装待发,夜色中,马蹄声悄无声息,朝着北境疾驰而去。
沈辞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思绪万千。此次匈奴来势汹汹,五万铁骑加上新型投石机,实力不容小觑。断云谷伏击战至关重要,若能成功,便能重创匈奴,为雁门关解围;若失败,雁门关一旦失守,北境防线便会彻底崩溃,匈奴大军便可长驱直入,京城危在旦夕。
他转身回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召来一名心腹亲卫:“你立刻将这封信送往北境暗线,让他们密切监视匈奴大军的动向,尤其是左贤王的行军路线和粮草补给,有任何异动,即刻回报。另外,让他们设法查清匈奴新型投石机的弱点,这对我们至关重要。”
“属下明白!”亲卫接过密信,贴身藏好,躬身退下。
处理完这些,沈辞才感到一丝疲惫。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苏清鸢的身影。原本答应她,待朝局稳定便带她去江南,如今看来,又要食言了。他起身走出书房,朝着苏清鸢的行会走去。
行会庭院里,苏清鸢正坐在石桌旁,看着伙计们晾晒新到的丝绸,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沈辞,眼中立刻闪过一丝惊喜,起身迎了上去:“你来了,今天怎么这么早?”
沈辞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感受着掌心的温度,心中的疲惫瞬间消散了大半:“有点事情处理完了,过来看看你。”
他没有告诉苏清鸢北境的战事,不想让她为自己担心。苏清鸢却察觉到了他眉宇间的凝重,轻轻抚摸着他的手背,柔声问道:“是不是出什么事了?看你脸色这么差。”
沈辞勉强笑了笑,摇了摇头:“没事,只是最近公务比较繁忙,有点累了。”他顿了顿,看着苏清鸢温柔的脸庞,心中满是愧疚,“清鸢,江南之行,恐怕又要推迟了。”
苏清鸢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她轻轻摇了摇头,笑容依旧温柔:“没关系,我知道你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你不用担心我,安心处理公务就好,我会在这里等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