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沈府书房的宣纸上,将“绣品行会贡品采买章程”几个大字映照得格外清晰。沈辞握着狼毫笔,正逐字修改章程细则,门被轻轻推开,苏清鸢端着一碟冰镇绿豆沙走了进来:“歇会儿吧,天这么热,喝点绿豆沙降降温。”
沈辞放下笔,接过瓷碗,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让他因专注而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他舀了一勺绿豆沙,入口清甜,凉意瞬间驱散了暑气:“还是清鸢想得周到。对了,行会那边有没有传来消息?贡品采买的绣娘选得怎么样了?”
“二管事早上派人来说,已经从苏州、杭州两地选了二十个手艺最好的绣娘,明日一早就会抵达京城。”苏清鸢坐在他身边,拿起桌上的章程翻看,“不过她还说,有几个绣娘担心贡品的样式不合后宫的要求,怕到时候惹麻烦,心里有些不安。”
沈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之前贡品采买由李康一手操办,绣娘们只需按他的要求绣制,如今换成行会负责,绣娘们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贴合后宫的喜好,难免会有顾虑。他放下瓷碗,握住苏清鸢的手:“明日绣娘们到了,你亲自去行会一趟,跟她们说,贡品的样式我已经让人从内务府抄来了,会提前给她们看过,有不合适的地方可以修改。另外,告诉她们,这次贡品采买若是做得好,陛下定会有赏赐,以后行会在朝廷的地位也会更稳固。”
苏清鸢点点头:“我知道了,明日我一早就去行会等她们。对了,太后那边自从上次贡品账目事发后,就没再出过声,你说她会不会在贡品上做文章?”
“可能性很大。”沈辞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太后虽然暂时撇清了和李康的关系,但她肯定不甘心贡品采买的权力落到行会手里。这次贡品采买,她说不定会故意挑刺,想借此打压行会,阻碍新政推广。”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腹黑的笑意:“不过没关系,我已经让人去查后宫各位娘娘的喜好了,连太后最喜欢的牡丹纹样、皇后偏爱的缠枝莲图案,都一一记录在案。只要绣娘们按这些样式绣制,就算太后想挑刺,也找不到理由。”
苏清鸢眼中一亮:“你想得真周到!这样一来,绣娘们就不用担心了,太后也没机会发难。”
沈辞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对付太后这种人,就得提前做好准备,让她无懈可击。”
次日清晨,苏清鸢早早来到绣品行会。行会内早已打扫干净,桌上摆好了茶水和点心,十几个绣娘围坐在桌旁,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和期待。看到苏清鸢进来,二管事连忙上前:“苏姑娘,您来了!这些就是从苏州、杭州选来的绣娘。”
苏清鸢笑着走上前,对绣娘们拱手道:“各位姐姐一路辛苦,我是苏清鸢,以后贡品采买的事,就由我和大家一起负责。”
绣娘们连忙起身回礼,一个穿着青色布裙的绣娘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苏姑娘,我们听说这次贡品是给后宫娘娘们绣的,若是样式不合她们的心意,会不会连累行会啊?”
“姐姐放心,我已经让人从内务府抄来了各位娘娘的喜好,都记录在这上面了。”苏清鸢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递给绣娘们传阅,“大家可以先看看,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问我。另外,沈大人也说了,这次贡品采买若是做得好,陛下定会有赏赐,还会让行会负责以后所有的贡品采买。”
绣娘们接过小册子,逐页翻看,看到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位娘娘喜欢的纹样、颜色,甚至连绣线的粗细都有要求,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一个年长的绣娘笑着说道:“有了这些,我们就放心了!苏姑娘放心,我们定会拿出最好的手艺,绣出让娘娘们满意的贡品!”
苏清鸢欣慰地点点头:“那就辛苦各位姐姐了。行会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绣房和绣线,大家先歇息片刻,稍后我们就开始讨论贡品的绣制方案。”
就在这时,行会的门被猛地推开,一个穿着黄色宫装的宫女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侍卫。宫女双手叉腰,神色傲慢:“谁是苏清鸢?太后有旨,让你立刻带着贡品的样稿去慈宁宫见驾!”
苏清鸢心中一紧,没想到太后会这么快就找上门来。她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拱手道:“不知姑姑如何称呼?太后突然传召,可有说是什么事?”
“我是太后身边的掌事宫女兰姑姑。”宫女瞥了苏清鸢一眼,语气不耐烦,“太后要亲自查看贡品样稿,你少废话,赶紧带着样稿跟我走!”
二管事和绣娘们都面露担忧,一个绣娘忍不住说道:“我们还没开始绣样稿呢,怎么带过去啊?”
兰姑姑脸色一沉:“还没开始绣?你们绣品行会就是这么办事的?太后等着看样稿,你们却连针都没动,是不是故意怠慢太后?”
苏清鸢连忙上前一步,挡在绣娘们身前:“兰姑姑息怒,不是我们故意怠慢,而是贡品的样式需要仔细斟酌,我们也是想绣出最好的贡品呈给太后。不过我们已经有了详细的纹样方案,我这就跟您去慈宁宫,给太后解释清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