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烂掉?不会吧?”
“良玉,这可咋办啊?”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刚刚的喜悦被担忧取代。没人怀疑沈良玉的话,他说会烂,那就一定会烂!
“大家别慌!”沈良玉提高声量,“我有办法!咱们挖地窖!挖专门存红薯的地窖!”
他接着便将自己那套成熟的地窖储存法,详细地、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村民们听:“这存红薯,先挖地窖,根据自家有多少红薯决定地窖的大小。”
待所有人都记住该怎么处理时,沈良玉接着说道:“红薯不能直接往窖里扔!入窖前,得先做好两步,做好了,能减少八成的烂薯风险!”
“第一步,选果挑损。把咱们挖回来的红薯,先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摊开,放上一两天。把那些破了皮的、有虫眼的,还有太小个的,都挑出来。特别是那些有坏眼的红薯,它会传染给其它红薯,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
“第二步,挑剩下的好红薯,就放在阴凉地方晾着,别晒太阳,晾个三五天。让皮稍微干一点再下到窖里,这样就能储存更长时间!”
讲完预处理,他又开始讲解地窖的构造和管理:
“地窖,要挖成口小肚子大的酒坛子形!深四米,底下直径三米,窖口留一米宽的小圆口就行。为啥这么挖?口小能保温,肚子大能多装东西!”
“窖挖好了,底下先铺一层一拃厚的干草或者细干土,防潮!”
“往里放红薯,不能乱堆!要一层一层地堆,像垒宝塔似的,每层堆一尺来厚,然后放一层干草再继续往上堆,堆到比人高一点就差不多了。”
“最上面,再盖上一层厚厚的干草,既保温,又能防止窖顶的水汽滴到红薯上。”
“最后,窖口要盖好盖严实,以防雨水漏进地窖。前面一两个月,隔半个月打开窖口通通风,后面看情况再说,如果没有烂红薯就基本上不用管了。”
沈良玉讲得极其细致,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要求的原因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村民们听得鸦雀无声,一个个努力记着,生怕漏掉一个字。他们这才明白,原来储存粮食还有这么多学问!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沈良玉最后问道,“地少的,至少挖一个这样的窖!这地窖差不多能储存七八千斤红薯。地多的人家,自己算算,应该要挖两三个地窖!这是保住咱们辛苦成果的关键!地窖能挖在院子里最好,没院子的人家可以挖在房前屋后,这样方便看管。
挖窖的土也别到处乱扔,可以把各家的院墙角垫高一些可以防水,或者挑到地里加固一下田埂!”
“明白了!”震天的回应声响彻晒谷场。
再无任何疑问,对沈良玉的话,村民们如今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信服。很快,晒谷场上的人群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各家各户院子里响起的、新一轮热火朝天的动静——选址、划线、挥动锄头和铁锹。
这一次,不是为了播种希望,而是为了将已经到手的希望,牢牢地、长久地珍藏起来。
喜欢开局迎娶双胞胎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开局迎娶双胞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