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狂涛馈宝西海岸,巨擎轰鸣启新程
暴风雨的余威在晨光中渐渐消散,天边泛起淡淡的鱼肚白,将海面染成一片温柔的橘粉色。顾牧和程一琳早早便推开了木屋的房门,一夜未眠的疲惫被心中的期待冲淡,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情绪——好奇与笃定。
“走吧,去看看这一次,岛又给我们准备了什么惊喜。”顾牧拎起墙角的斧头,这把陪伴他六年多的工具,木柄早已被掌心的汗渍浸润得温润,刃口却依旧锋利如新,既能防身,也能应对沿途需要清理的断枝碎石。程一琳则背上了装有绳索、撬棍和草药的背包,两人沿着海岸线,朝着风浪最烈的西海岸快步走去。
六年多的岛居生活,他们早已摸透了暴风雨的脾性。这座神奇的岛屿仿佛有灵,每一次狂风骤雨过后,带来的从不是破坏力,而是恰到好处的馈赠。从最初让他们得以立足的种子、农具,到后来建造木屋所需的钢材、搭建牧栏的铁丝,再到造船时用的滑轮、油漆,无一不是他们当时最急需之物。久而久之,每一场暴风雨都成了他们的期待,成了这座孤岛与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你看,路边的灌木丛都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程一琳指着沿途的植被说道,往日杂乱的枝条被狂风梳理得服帖,露出了掩映在其中的小径,“每次暴风雨过后,岛上都像被精心打理过一样,连清理的功夫都省了。”
顾牧点点头,目光扫过沿途的景象。农田里的作物虽有些倒伏,但翠绿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在晨光中泛着光泽,显然在岛的滋养下依旧生机勃勃;主岛的牧栏里,35头黄牛(其中4头黄牛、2头奶牛)正悠闲地甩着尾巴啃食青草,230多只山羊扎堆在围栏边,60多头野猪则在圈里拱着泥土,丝毫没有受到暴风雨的影响;东南侧的造船工地也安然无恙,20米长的大船主体静静伫立在支架上,船身的防腐油漆在雨后更显鲜亮。
“这岛就像在默默守护我们一样,”顾牧感慨道,“再大的暴风雨,也从未让我们遭受真正的损失,反而总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递上最关键的帮助。”
两人沿着海岸线前行,海风带着清新的咸湿气息,拂去了一夜的疲惫。西海岸是岛屿上风浪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历次暴风雨馈赠最常出现的区域。远远地,顾牧便注意到海面上似乎漂浮着一个异样的黑影,随着海浪的起伏若隐若现,与周围的礁石、海浪格格不入。
“你看那边!”顾牧抬手示意程一琳停下脚步,手指指向西海岸的浅滩方向,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那是什么东西?好像是个大家伙。”
程一琳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眯起眼睛仔细辨认。起初那黑影只是一团模糊的轮廓,随着距离不断拉近,渐渐变得清晰——那是一个通体蓝色的集装箱,约莫10米长、3米宽、3米高,正半浮半沉地卡在浅滩的礁石之间,海浪不断拍打着箱体,发出沉闷的“砰砰”声响,像是在叩击着海岸的大门。
“是集装箱!这么大的尺寸,里面肯定装着重要的东西!”程一琳惊喜地低呼出声,快步朝着浅滩跑去。
顾牧也加快了脚步,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预感。这座岛的馈赠从来不会让人失望,此刻出现在这里的集装箱,必然与他们当下的困境息息相关。他快步走到海边,蹲下身仔细观察着集装箱的情况:箱体虽然有些锈蚀,表面布满了海水冲刷的痕迹,但整体结构完好,密封门紧闭,挂锁处虽有锈迹,却并未损坏,显然是被暴风雨从远海卷来,最终幸运地搁浅在了这片浅滩。
“得赶紧把它拖上岸,”顾牧绕着集装箱走了一圈,估算着它的重量,“现在是退潮期,浅滩水位不高,正好方便操作。但这集装箱太大太重了,仅凭我们两个人根本挪不动。”
程一琳也蹲下身,查看浅滩的地形。浅滩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礁石,集装箱的底部卡在两块巨石之间,想要将它拖出来,必须先摆脱礁石的束缚,还要克服海水的阻力。“我们先去牧栏牵几头黄牛来试试,主岛的黄牛体型壮硕,应该能帮上忙。”程一琳抬头看向顾牧,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顾牧点点头,当即做出分工:“我去牧栏牵8头黄牛过来,顺便带上更粗的绳索和多组滑轮;你留在这里照看集装箱,顺便清理一下周围的碎石,为拖拽腾出空间。”
“好!”程一琳应声答应,从背包里拿出撬棍,开始清理集装箱周围的碎石和杂物。
顾牧转身朝着主岛的牧栏快步跑去。沿途经过农田时,他特意绕到木屋旁,取下了挂在屋檐下的三根粗壮绳索——这是之前暴风雨带来的尼龙绳,直径足有五厘米,坚韧耐磨,足以承受巨大的拉力。他又从木屋角落搬出四组滑轮,这些滑轮是用钢铁制成的,承重能力极强,之前搭建造船架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