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五载奇岛岁月深,大船初构待风吟
晨雾如蝉翼般轻覆在主岛的每一寸土地上,将木屋、牧栏、农田与远处的海岸线晕染成一幅朦胧的水墨长卷。顾牧倚在木屋的门框上,望着东方天际那抹渐次铺开的橘红霞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斧头——这把陪伴他六年多的工具,木柄已被掌心的汗渍浸润得温润如玉,刃口却依旧锋利如新,就像他在这座岛上磨砺出的意志,历经岁月而愈发坚韧。
程一琳端着两碗温热的羊奶走出来,瓷碗边缘氤氲着淡淡的白汽,她将其中一碗递到顾牧手中,轻声笑道:“又在看日出?这六年多,看了上千次,还没看腻啊?”
顾牧接过羊奶,指尖传来的暖意顺着血管蔓延全身,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女子,目光温柔而深邃:“怎么会腻?每次看都觉得不一样。你刚来的时候,还总说怕这日出看不了几次呢,现在不也陪着我看了五年多?”
程一琳闻言,脸颊泛起一抹浅笑,眼神中交织着时光沉淀后的从容与感慨:“是啊,不知不觉就五年了。刚来那会儿,瘦得一阵风就能吹倒,连拎桶水都费劲,哪想到现在能跟着你一起开荒、建屋、养牲畜?”
五年多的时光,在这座神奇的岛屿上仿佛被赋予了魔法。每日的劳作从未停歇——春耕时弯腰播种的身影,夏耘时挥汗除草的执着,秋收时满载而归的喜悦,冬藏时整理储备的安宁,可岁月并未在他们脸上刻下沧桑的痕迹,反而将两人打磨得愈发健壮挺拔。顾牧的臂膀因常年劳作而肌肉虬结,眼神中透着历经风雨的沉稳;程一琳也褪去了初来时的柔弱,身形匀称矫健,举手投足间满是干练与果敢,曾经的青涩早已被岁月酿成了从容。
这座岛的神奇,早已融入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六年来,顾牧从未感冒发热,哪怕一次在开垦农田时被锋利的石块划破小腿,深可见骨的伤口,本以为要休养半月,可仅仅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伤口便已结痂,再过两日竟完全愈合,只留下一道浅浅的印痕。程一琳也曾在暴雨中滑倒扭伤脚踝,当时疼得无法站立,可在岛上的草地上静坐了半日,便能缓慢行走,次日便恢复如常。
“有时候真觉得像在做梦,”程一琳轻轻摩挲着自己的手腕,那里曾被野树枝划伤,如今已无半点痕迹,“在老家的时候,小感冒都要拖上好几天,哪像在这儿,连个头疼脑热都没有。”
顾牧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岛的磁场太奇特了,不仅能让我们少生病、伤口愈合得快,连动植物都受影响。”
话音刚落,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不远处的牧栏——那里正上演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初随顾牧登岛的4头黄牛和2头奶牛,在这座岛的滋养下,展现出了惊人的繁殖力。老家的黄牛一年一胎已是常态,而岛上的黄牛不仅每年稳定产一胎,近三年来更是出现了三对双胞胎。如今,牛群已壮大到三十五头,其中奶牛就有九头,壮硕的黄牛们甩着尾巴在牧栏里悠闲踱步,黑色的鬃毛在晨光中泛着油亮的光泽;几头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依偎在母牛身边,时不时用湿漉漉的鼻子蹭着母亲的身体,发出稚嫩的哞叫。
羊圈里的景象更是壮观。从最初的三十多只山羊,到如今已繁衍至两百三十多只,洁白的羊群在围栏里涌动,像一片流动的云。这些山羊个个膘肥体壮,羊毛厚实顺滑,每日产出的羊奶除了供两人饮用,程一琳还能制成奶酪、羊奶糕、羊奶酒等多种食物,储存起来作为冬春季节的储备。
最让人欢喜又头疼的是猪圈。七头野猪在岛上几乎没有天敌,再加上充足的食物供应——农田里的剩余谷物、丛林中的野果根茎、海边捡拾的贝类,繁殖速度快得惊人。如今猪群已壮大到六十多头,最初搭建的五十平方米猪圈早已不堪重负,后来扩建了两次,总面积达到一百二十平方米,可依旧拥挤不堪。每日清晨,总能看到几头野猪为了争夺食槽位置而相互撕咬,身上带着新添的伤痕。
“昨天我去喂猪,又看到三头野猪打架,有一头的耳朵都被咬破了,我给它敷了草药,”程一琳皱着眉头说道,“再不想办法分流,迟早要出大问题,万一咬伤了怀孕的母猪就麻烦了。”
顾牧将碗中的羊奶一饮而尽,沉声道:“是时候启用那些小岛了。之前探索过的八座小岛,正好能用来分流牲畜,也让主岛的牧栏喘口气。”
两人快步走到木屋墙壁前,那里挂着一张用兽皮绘制的详细地图,上面清晰标记着八座小岛的地形、植被、水源等信息,这是他们多年来反复探查、不断完善的成果。
“一号岛有稳定的泉眼和大片优质草场,面积约十八亩,土壤肥沃,足够容纳所有黄牛了。”顾牧的手指落在地图上的一号岛位置,“岛上四面环海,根本不用额外搭建围栏,黄牛跑不了,而且草场丰美,水源充足,平日里不用特意照看,我们每月过去检查一次牲畜的健康状况就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