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林浩几乎彻夜未眠。
王总召见的消息,像一枚投入深潭的巨石,在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兴奋、忐忑、期待、恐惧……种种情绪交织翻涌,几乎要淹没他竭力维持的理智。他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来回踱步,脑中反复预演第二天可能发生的种种情景:王总会问什么?他该如何回答?这究竟是赏识,还是另有用意?
他把那份交给李主任的汇报PPT反复修改、精简,确保每一个数据都精准无误,每一个观点都逻辑严密。他甚至提前设想了王总可能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逐一准备了应答的思路。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他才强迫自己合眼休息了不到两个小时。
早晨八点四十分,林浩已经站在城投集团总部大楼下。与子公司相比,总部大楼更显气派威严,巨大的玻璃幕墙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唯一一套还算得体的西装——袖口和裤脚虽已有些磨损,但熨烫得笔挺——然后迈步走了进去。
前台通报后,他被指引乘坐电梯直达顶层。走廊铺着厚厚的地毯,脚步声被完全吸收,四周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墙上挂着抽象的艺术画作,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低调而昂贵的香氛。这里的一切,都与综合办公室那种嘈杂忙碌的氛围截然不同,一种无形的威压感扑面而来。
八点五十五分,他准时站在总经理办公室门外。一扇深红色的实木门肃然紧闭,门旁伫立着一位神情严谨、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女子。
“是城建实业综合办的林浩吧?我是集团党政办主任林瑶,王总安排我在这里等你。”女子的目光敏锐地落在他身上,语调平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主任您好,我是来向王总汇报工作的,约的是九点。”林浩稳住呼吸,尽量让声音保持镇定。
林瑶微微颔首,抬手叩响门扉。得到室内应允后,她推开门通传:“王总,城建实业综合办的林浩到了。”随即侧身示意:“请进。”
一间极其宽敞、视野开阔的办公室映入眼帘。整面墙的落地窗外,是云城鳞次栉比的城市景观。办公室采用沉稳的中式风格装修,巨大的实木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文件,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坐着的正是城投集团总经理王治邦。
王总约莫五十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两鬓微霜,戴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深邃而平静,看不出喜怒。他正低头批阅文件,听到动静,才缓缓抬起头。
“王总您好,我是城建实业综合办的见习生,林浩。”林浩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语气恭敬而不失分寸。
王治邦没有说话,只是用目光细致地打量了他片刻。那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让林浩感觉自己仿佛被完全看透,手心不禁微微沁出细汗。
“坐。”王总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带着久居上位的从容。
林浩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小心落座,只坐了前半边,脊背挺得笔直。
“你的报告,我看了。”王总拿起桌上那份打印报告,随意地翻动着,“做得不错。思路清晰,数据详实,有些观点也颇有新意。不像是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做的。”王总顿了顿,手指在报告上轻轻一点,“我比较好奇的是,在几乎零资源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在四天内构建出这个分析框架的?你思考问题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林浩略一沉吟,谨慎答道:“回王总,我首先想的是目标的最终用途。这份报告是为谈判和决策服务的,所以一切围绕‘厘清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可行路径’这三个核心目的来构建框架。资源有限,就只能用效率换时间,用工具换人力。”
王治邦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微微颔首:“嗯,目的导向,思路清晰。很好。”他放下报告,目光重新落回林浩脸上,“李建华说,你只用了一个周末?”
“是的。时间紧迫,幸亏各部门同事都给予了很大支持。”林浩巧妙地将功劳分摊出去。
王总对林浩的报告表示充分肯定,细致询问了他的思考过程和工作方法,重点考察了他的思维模式和责任心。谈话尾声,王总若有所指地感慨:“集团里正是需要你这样有想法、肯钻研的年轻人。就像‘南城古巷’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一直缺少一个能够沉下心来把它理清楚的人选。”
随后,王总按下内线电话叫来林瑶主任,当着林浩的面吩咐道:“林主任,城建实业这份报告做得很有水准,特别是数据梳理的思路值得借鉴。‘南城古巷’的基础调研工作,我看可以让这位年轻同志也参与进来,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王总交待完毕,手指落在光洁的桌面上轻轻敲击,仿佛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空气仿佛变得粘稠而凝重。
突然,他话锋一转,问了一个完全出乎林浩意料的问题:“你对‘南城古巷’了解多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