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次模拟测试,姜羡拿到了班级第十五名的成绩。这个结果让她既欣喜又忐忑——距离年级前二十的目标更近了,但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晚自习结束后,姜羡独自留在教室里整理错题。窗外夜色渐深,走廊的灯光斜斜地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一片暖黄。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试卷边缘。
“还不走?”陈薇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背着书包,手里拿着一叠复习资料。
“马上。”姜羡抬头笑了笑,将最后一道错题解析写完,“你先回去吧,我再检查一遍。”
陈薇走进来,把资料放在桌上:“这是我自己整理的物理重点题型,你拿去看看。”
姜羡接过资料,纸张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工整清晰,重点部分还用红笔标出了推导过程。“谢谢,这太有用了。”
“别熬太晚。”陈薇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你最近太拼了。”
姜羡点点头,目送陈薇离开。教室重新归于寂静,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分割线———————
期末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教室里的气氛也日渐紧张。课间休息时,埋头做题的人多了,闲聊打闹的人少了。就连平时最活跃的李艺,也安静了许多,时常咬着笔杆皱眉思索。
一天放学后,姜羡照例收拾书包准备去图书馆。她刚站起身,就听见张老师的声音从教室门口传来:姜羡,来我办公室一趟。
姜羡心里咯噔一下。这段时间她在数学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作业和随堂测试都表现不错,张老师突然找她,会是什么事?
办公室里,张老师从抽屉里取出两份文件,轻轻推到办公桌对面。寒假有个数学冬令营,主要针对下学期的市数学竞赛做赛前培训。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我看过你最近的测验卷,解题思路很有特点。
姜羡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衣服的系绳,指节微微发白。冬令营?她小声重复,目光落在文件上烫金的数学奥林匹克字样上。
虽然你的基础题正确率还需要提高,张老师翻开其中一份文件,指着上面用红笔圈出的几道题,但这些拓展题的解法很新颖。竞赛正需要这样的思维。
姜羡接过文件,去年的竞赛真题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几何图形让她呼吸一滞。但当她看到张老师标注的可尝试的题目时,突然发现有几道题的类型在学习空间里殊曾经讲解过。
我...她深吸一口气,抬头迎上张老师的目光,我需要和父母商量一下冬令营的时间安排。如果可以的话,我很想试试。
张老师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周五前给我答复就行。记住,参加竞赛最重要的不是名次,是开拓视野。
走出办公室,姜羡把文件小心地夹进笔记本里。冬日的阳光透过走廊窗户,在纸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分割线———————
晚上,姜羡坐在书桌前,反复翻看着张老师给她的资料。冬令营时间刚好在寒假,为期两周,地点在市重点中学的集训基地。她咬了咬笔帽,心里既期待又忐忑——爸妈会同意吗?
她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拿着表格走出房间。客厅里,姜爸正在看报纸,姜妈在厨房收拾碗筷。
“爸,妈,有件事想和你们商量一下。”她清了清嗓子,把表格放在茶几上。
姜爸放下报纸,姜妈擦了擦手走过来:“怎么了?”
“学校推荐我参加一个数学冬令营,是竞赛培训。”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时间在寒假,可能……会占用一点过年时间。”
姜爸拿起表格,眉头微皱:“数学竞赛?你什么时候开始搞这个了?”
姜羡抿了抿嘴:“最近数学成绩进步了一些,张老师觉得我可以试试。”
姜妈凑过来看了看,小声念道:“培训费800,食宿另算……”她抬头看向姜爸,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姜羡立刻补充:“老师说,如果能进市赛,学校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
客厅里安静了几秒。姜爸的手指在表格上轻轻敲了两下,终于开口:“你想去?”
姜羡点头:“嗯,我想试试。”
姜爸没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姜妈。姜妈叹了口气,语气却柔和下来:“你最近确实用功了不少……要是真想去,就去吧。”
姜爸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行,既然你自己想拼,我们也不拦着。但记住,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行。”
姜羡眼睛一亮,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谢谢爸,谢谢妈!”
姜妈拍了拍她的肩膀,转身去厨房:“我去给你热杯牛奶,别熬太晚。”
姜爸重新拿起报纸,但嘴角微微上扬:“冬令营回来,记得把学的东西给我讲讲。”
姜羡笑着点头:“好!”
回到房间,她小心翼翼地把表格收进文件夹,心里踏实了许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