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隔墙那一次无声的遥望,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小石子。初始的涟漪渐渐扩散开后,日子仿佛又回归了短暂的、程式化的平静。感业寺的晨钟暮鼓依旧,诵经声、木鱼声日日不绝,药圃里的草木遵循着时令枯荣。但伍元照内心深处清晰地知道,这平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海面刻意维持的假象。看似波平如镜,实则水下暗流汹涌,潜藏着无数双窥探的眼睛和难以预估的力道。
皇帝礼治那日隔墙投来的、含义不明的注视,像一道无形却灼热的烙印,虽未直接接触,却已然改变了环绕伍元照的“场”。她敏感地察觉到,寺中几位有品级的老尼态度发生了极其微妙的转变,过往是彻底的忽视中带着一丝对“废妃”身份的疏离与轻蔑,如今,那份轻蔑收敛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审慎的、带着掂量意味的观察。连每日送饭的小沙弥尼,眼神里也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好奇与敬畏。这种变化并非源于明确的指令,而是深宫中最擅长生存的人们,对于权力气息近乎本能的嗅觉。
【系统提示:环境监测更新。表面平静度下降至68%。暗流强度:极高。检测到多股势力关注度提升(来源:宫廷核心、内侍省、太医署)。隐性印象“山林沉静”持续生效,吸引力转化中。生存压力指数:45/100(庇护增强,但伴随关注度提升,风险复杂性增加)。建议宿主:深化专业壁垒,巩固不可替代性,谨慎应对可能出现的“试探”。】
光幕上冰冷的文字精准地映照着伍元照的感受。她非但没有因这潜在的关注而惶恐,反而越发将心神沉淀下来。躁动与不安是生存的大敌,唯有绝对的沉静,才能映照出周围的波澜与暗礁。她将绝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那方小小的药圃和堆积的医书之中。外在的纷扰越是暗涌,内心越需要一座稳固的“城池”。那株侥幸成活、被她视若珍宝的岩黄连,在每日精心照料下,已然褪去了最初的萎靡,嫩绿的新叶顽强地舒展开来,在初夏的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成为她这片小小天地里最珍贵的“藏品”和信心的源泉。她深知此物的价值,但也更明白怀璧其罪的道理。时机未到,贸然显露,非但不能获利,反而可能引来灭顶之灾。她在等待,等待一个万无一失、能将其价值最大化的契机。
【系统提示:特殊物品“岩黄连”状态:健康(成活率95%)。药用价值:高(针对湿热痢疾、泻泄有奇效)。潜在利用价值:极高(可作为关键剧情道具)。请妥善保管,等待最佳使用时机。】
同时,她的学习与研究也进入了更系统的阶段。她不再满足于对单味药材的辨识与性味归经的死记硬背,而是开始着手整理自己对于常见时令疾病,尤其是春夏季极易发生的湿热之症的防治心得。她的笔记内容涵盖了从饮食宜忌(如推荐食用冬瓜、薏苡仁、赤小豆利湿,告诫少食肥甘厚味)、起居注意事项(如避免久居潮湿之地,适时增减衣物),到一些简单易行、无需针砭即可操作的穴位按摩方法(如按揉足三里健脾祛湿,按压合谷穴清热解表)。她将这些心得用工整的小楷,分门别类地誊写在干净的纸片上,条理清晰,言语尽量通俗。但形式上,她依旧保持着“个人学习笔记”的谦逊姿态,并且在阅读、记忆之后,便会毫不犹豫地将纸片焚毁,不留任何可能授人以柄的实物痕迹。这份谨慎,早已融入骨髓。
【系统提示:技能“医药知识”熟练度提升。当前等级:Lv.6(785/1000)。新分支技能“时令养生学”解锁,当前等级:Lv.3(210/500)。知识体系整合度+10%。】
含冰殿的暗流
这日午后,天气异常闷热,浓云低垂,却不见一滴雨水,知了在寺院古柏上声嘶力竭地鸣叫,更添几分烦躁。伍元照正戴着斗笠,在药圃里弯腰为那些喜阴的草药搭设遮阳的苇帘,汗水浸湿了鬓角。忽见慧明引着一位面生的中年内侍,脚步匆匆地穿过月亮门,朝药圃而来。
那内侍约莫四十上下年纪,面容白净,衣着体面,并非最低等的杂役太监,看品级应是一殿掌事之流。但他此刻眉宇间锁着一抹难以完全掩饰的焦虑,步伐虽快,却透着一股小心翼翼,目光迅速扫过四周,确认无人注意。
【系统提示:检测到新NPC接近。身份识别:含冰殿掌事内侍王德顺。情绪状态:焦虑、急切。关联事件:含冰殿医疗求助。风险评估:中等(机遇与风险并存)。建议:谨慎接洽,展示专业能力,规避直接责任。】
“奴婢含冰殿掌事内侍王德顺,见过师太。”王德顺走到近前,恭敬地躬身行礼,声音压得低低的,透着几分急切,“冒昧打扰师太清修,实是因殿内有一位伺候主子多年的老嬷嬷,突染急症,上吐下泻,已是水米难进……太医署的先生们来瞧过,用了药,可非但不见好转,这几日反而愈发沉重了。奴婢……奴婢听闻师太精通药理,仁心妙手,万不得已,特来恳请师太慈悲,前往一看,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