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日暖,万物勃发。大靖朝在帝后萧玦与凌薇的协力治理下,国力日盛,仓廪丰实,百姓安居。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股蓬勃的文化生机,如同解冻的春潮,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涌动起来。
这一日,凌薇于翻阅各地奏报时,见不少州县提及学风渐浓,民间技艺精进,便向萧玦建言:“陛下,如今四海升平,民生富足,文教之事亦当与时俱进。不若由朝廷牵头,举办一次‘文华盛会’,广邀天下才俊,不拘诗词歌赋、书画棋琴、工巧杂艺,皆可一展所长。既可彰显我朝海纳百川之气度,亦可选拔真才,激励创新,使盛世之象,不仅见于物阜民丰,更显于文采风流。”
萧玦闻言,深以为然。他深知凌薇带来的许多理念与技术,已如活水般注入大靖的肌体,而文化的繁荣,正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能与武功相辅相成,共固国本。他当即准奏,下旨由礼部与翰林院共同筹办,诏令天下,定于三月后,在京城琼林苑举办首届“大靖文华盛会”,择优者厚赏,并许以“文华士子”、“巧手工匠”等荣誉身份。
圣旨一出,举国振奋。各地驿道之上,背负书箱的文人、携带画具的丹青手、怀揣奇巧模型的工匠,乃至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络绎于途,纷纷向着京城汇聚。一时间,大靖文脉,如百川归海,蔚为大观。
盛会当日,修缮一新的琼林苑张灯结彩,对外开放特定区域,与民同乐。朱雀大街至琼林苑沿途,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百姓皆想一睹这难得的盛况。苑内,依才艺类别划分区域,井然有序。
诗词区内,才子们或临水赋诗,或倚梅咏句,笔墨飞扬。与往昔多沉湎于个人际遇、风花雪月的题材迥异,此次盛会中,涌现出大量格调高昂、贴近现实的作品。有描绘《春耕图景》,“铁犁翻浪沃土香,蓑衣箬笠种希望”,赞颂新农具带来的效率;有歌咏《边塞新貌》,“昔日烽烟戍楼寒,今朝商队驼铃忙”,记录边境互市的繁华;更有直抒《盛世感怀》,“稻浪千重接天碧,弦歌万户入云宵”,洋溢着对国家强盛、生活安定的自豪与喜悦。一篇《悯农新赋》,不仅道尽农人辛劳,更细数曲辕犁、龙骨水车之利,展望丰收盛景,情感真挚,视角新颖,被呈至御前,深得凌薇赞赏,评其“有泥土气息,见赤子之心”。
书画区内,更是琳琅满目。画家们的笔下,题材大为拓展。巨幅的《万里江山图》气势磅礴,细节处可见各地风貌;《农耕渔乐长卷》生动记录了百姓劳作与休憩的场景,充满生活情趣;更有《京华漕运图》、《西域商旅图》等,描绘市井繁华与中外交流,令人耳目一新。书法亦是风格多样,或雄浑厚重,或清秀俊逸,亦有受活字印刷启发,力求规范工整、清晰易辨的新体初现端倪。凌薇在一幅长达数米的《青竹村新貌图》前驻足良久,画中熟悉的青山绿水、整齐划一的梯田、青砖黛瓦的村舍、嬉戏玩闹的孩童,乃至村头那棵老槐树,都勾勒得细致入微,充满生机。她心中暖流涌动,对随行的翰林学士道:“此画贵在‘真’与‘情’,有生活,有温度,见真章,当为上品。”
最让凌薇流连忘返的,当属工巧区。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展示着他们的智慧结晶。有改良织机,使效率倍增者;有制作出更精密浑天仪、地动仪模型者;有雕刻木偶,机关巧妙,栩栩如生者。更有一人,依据凌薇早年流传出去的些微杠杆、齿轮原理,制作出了一架无需人力、借助水力便可自动汲水灌溉的“翻车”,引起了凌薇的极大兴趣。她亲自上前询问原理,与那工匠讨论许久,并给予厚赏,鼓励其继续钻研。
萧玦与凌薇携手同行,穿梭于各个区域,不时驻足观看,与才子工匠亲切交谈。帝后亲临,平易近人,更激发了众人的热情。
望着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烈场面,萧玦龙心大悦,侧首对凌薇低语,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自豪:“薇儿,你看,此情此景,方是真正的盛世之象。武功可定国,文治能安邦。你我所求,便是让这天下百姓,不仅仓廪充实,衣食无忧,更能有精神之寄托,文化之熏陶,享此太平文华之乐。”
凌薇含笑点头,目光扫过那些充满朝气与创造力的面孔,应道:“陛下所言极是。文化繁荣,思想活跃,技艺精进,正是一个王朝健康、自信且充满活力的体现。鼓励创新,包容多样,方能使我大靖文脉绵长,基业永固。”
盛会尾声,萧玦与凌薇亲自为各领域评选出的佼佼者颁授奖项与荣誉,并下旨将优秀诗词书画作品收藏于即将扩建的皇家书馆与博物院,精湛的工巧之作则择其利于民生者,由工部研究推广。此举天下传扬,极大鼓舞了士农工商各业,大靖文风为之大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多元风貌,一个文华璀璨的盛世,正徐徐展开画卷。
喜欢战神的掌心娇:特种兵医妃种田记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战神的掌心娇:特种兵医妃种田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