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爽在一旁静静观察赵铁川的反应。只见他并未立刻催促或发火,而是先迅速扫视了四周地形,眼神锐利如鹰隼,随即吩咐两名护卫:“去前面高处了望,警戒。” 然后他蹲下身,亲自查看了车轮陷入的情况和地面的承力状况。
“不是大问题。”赵铁川站起身,语气沉稳,“土质松,挖开些垫上硬石就行。来几个人,动手!” 他指挥若定,几名护卫和伙计立刻上前动手,效率极高。
在众人忙碌的间隙,韩爽状似担忧地走近,低声对赵铁川道:“赵队长,真是抱歉,因我们的事耽误行程了。也不知……这附近是否真有匪患?若真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岂不成了商队的累赘?” 她这话看似自责,实则是在试探赵铁川对潜在风险的真正态度和应对能力,同时也微妙地再次点明“累赘”一词,观察他是否会因此流露出丝毫真实想法或不耐烦。
赵铁川闻言,看了韩爽一眼,目光深沉:“韩姑娘多虑了。护卫商队周全本是赵某分内之事,谈不上累赘。这一带早先确有些毛贼,但近月来已被清剿过几次,不成气候。即便真有那不长眼的撞上来,”他拍了拍腰间的刀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也不过是给弟兄们活动下筋骨。祁家的旗号,也不是白打的。”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安抚了“担忧”,又展现了自信和实力。韩爽心中稍定,但试探并未停止。待车轮拔出,队伍重新上路后,她寻了个机会,与赵铁川并辔而行了一段。
“赵队长昨日提及京中局势复杂,各方角力,”韩爽仿佛随口闲聊,目光却留意着赵铁川最细微的表情变化,“却不知……以祁家之威,如今在京中,也需如此步步为营么?祁大将军……一切可还安好?” 这个问题看似关心,实则触及核心势力格局,甚至略带一丝打探祁家当前处境虚实的意味,是一种更深入的试探。
赵铁川沉默了片刻,侧目看了韩爽一眼,那眼神似乎能穿透人心。他缓缓道:“树大招风,自古皆然。大将军戎马半生,什么风浪没见过。只是如今朝堂之上,许多事并非仅凭军功就能一言而决。公子让姑娘‘商量’,其中亦有此意。有些事,多一双清亮的眼睛,多一个清醒的脑子,总是好的。” 他既承认了局势的复杂性,抬高了祁家的地位和定力,又将韩爽悄然纳入“自己人”的范畴,暗示其价值,回答得可谓老辣。
通过这几次小心翼翼的试探,韩爽大致摸清了几点:其一,赵铁川此人极其专业沉稳,应对突发状况能力极强,且对祁家和祁砚之的忠诚度似乎很高;其二,他确实将她们视为有一定分量的合作者,而非纯粹需要保护的对象;其三,京中局势确实微妙,连祁家也需要谨慎布局,广结善缘(或眼线)。
然而,韩爽也同时意识到,赵铁川绝非易与之辈,其心思缜密,反应迅速,自己的试探或许并未能完全触及他最核心的隐秘,甚至可能已被他察觉意图。这种相互试探、相互评估的局面,将会持续整个旅程。
她不再多问,只是颔首道:“原来如此。多谢赵队长解惑。” 心中却已决定,后续的试探需更加不着痕迹,更要充分利用王师傅与商队老护卫们打交道的机会,从侧面收集信息。
车队继续向北而行。韩爽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行程之下,无声的较量已然展开。她需要像赵铁川一样,时刻保持警惕,用心观察,从细微处捕捉真相,方能在这迷局中,为自己和身边的人,走出一条稳妥的进京之路。而这次对赵铁川的试探,仅仅是开始。
喜欢砚之爽意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砚之爽意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