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夫妻俩并没有在三天内将钱凑齐交到锦绣坊,而是又拖了几天,直到第五天,才将钱送过来。
送来的时候只那男人一个人,那女人并没有跟来。
孟琦也不愿与他们过多计较,只要交了就好,于是仍旧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只是孟琦还仍时不时的想起那女人,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而老太太和周老夫人听说了这事,却摇了摇头。
“难啊。”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却没有再说什么。
也许是这样的事情看了太多,她也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周老夫人听了程氏的叙述后则是点了点程氏的脑袋:“你呀,还是嫩了点。”
接着她叹了口气:“你们瞧那女人被那男人欺负得可怜便松了口,如此那男人见这招管用,日后便少不得要用这招了。”
说到这里,周老夫人停住了,又道:“不过这也是她自己的命,若是她自己想不通,谁帮也没用。”
又瞥了程氏一眼,道:“你们可不要动了恻隐之心,冒然去帮她,回头再沾自己一身泥。”
说完周老夫人摆摆手:“个人有个人的缘法。”便不再讨论这事了
而孟琦回去以后则是又和老爷子仔细地研究了一番契书,多加了几条,又决定日后需得不定期派人抽查这各家摊子的情况才行,免得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日子平淡如水地流过,直到这日,孟琦突然发现似乎已经接连几日不见英娘的身影了。
孟琦心中奇怪,便跑去询问了自家娘亲。
苏氏笑笑:“你的英娘姐姐啊,过完年就要嫁人了,现在自然是在家绣着她的嫁妆了。”
孟琦看看窗外的天色,这才恍然发现这季节竟是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冬季。
也许这两天应该找个时间在老爷子那里搭个暖棚了。
不如再挖个冰窖?
苏氏见女儿走神,有些好笑,拿手在孟琦的面前挥了挥。
孟琦这才回过神来,捡起了之前的话题,有些疑惑地问:“那她便不来锦绣坊了吗?”
苏氏笑孟琦傻:“这嫁衣可不好绣,又是给自己绣的,一辈子一次的事,既然她有那个能力,自然是要好好绣一个了。”
孟琦点点头,却还是坚持问道:“那她以后还会来锦绣坊吗?”
苏氏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看她的夫家吧,该是还会回来的。”
听得这话,孟琦心中莫名有几分不适,好好一个人,怎么嫁人以后便要处处听夫家的了?
但想到自己身处古代,孟琦只能说:“那我最近可得好好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给英娘姐姐了。”
苏氏点点头:“正是,你们俩也算投缘,是得好好看一个礼物,日后说不得就不能常见到了。”
孟琦心中越发烦躁,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这个小插曲没有被孟琦太放在心上,她这几日正忙着招匠人给老爷子家搭暖棚、挖冰窖呢。
其实这冰窖本不是必需品,她的冰箱便已经尽够了。
只是孟琦打算等再到夏天的时候卖些冷饮,如此总得挖一个冰窖打打掩护,免得被他人察觉出不对来。
好在镇子上倒是真有几个不错的工匠,在听说了孟琦的要求后便果断地答应了。
只是这活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而工人们又十分忙碌,因此除了该付的工钱外,孟琦还需要包下工人们的中午的那顿饭。
如此一来,锦绣坊那边的订饭却是要暂时停一停了。
锦绣坊那边的众人听说后,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体贴地表达了理解。
其实孟琦早已没有太多余力兼顾锦绣坊的订饭生意,只是之前已经答应了锦绣坊的众人,自然是不好失信于人。
好在锦绣坊每日只有五份饭,每日孟琦中做饭的时候多做一些就是了。
只是如今请了工匠们来做工,再做锦绣坊的饭确实有些做不过来了。
只是孟琦如今还是有些头疼,做些什么好呢?
若是按照孟琦他们往日的饮食习惯来安排,却是实在太亏了些,但孟琦也做不来克扣工匠们伙食的事。
那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好呢?
孟琦思来想去,决定还是着重在一个量大管饱上。
同时,工匠们如此劳累,油水和盐分也是少不了的。
不如就做打卤面吧。
这打卤面,自然卤子最为重要,孟琦思忖了一阵,定下了三个面码,分别是鸡蛋酱、炒白菜丝和土豆肉末。
将所有的食材准备好后,孟琦便开始着手准备了起来。
只见孟琦将十数个鸡蛋打入一个大盆中,又卖力地搅拌均匀后便放在一边备用了。
接着她起锅烧油,待锅烧热后再加入足量的凉油,又将那一大盆鸡蛋倒入锅中。
眼瞅着丝滑的蛋液即将凝固,孟琦连忙将锅中的鸡蛋划散成均匀的碎块,便再次盛出备用。
锅中再次倒入油烧热,放入葱花爆香,待葱香味逼出后,倒入适量豆酱,用小火不停的翻搅炒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