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阴三人借着夜色与混乱的掩护,终于艰难地穿越了沦为地狱般的小城,从东南方向一道被逃难人群撞开的破损侧门挤了出去。身后是冲天的火光、凄厉的哭嚎以及越来越近的枪炮轰鸣,身前则是无边无际的、被浓重夜色笼罩的荒野。
冰冷的夜风裹挟着泥土和硝烟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一振,却也带来了刺骨的寒意。他们不敢停留,沿着一条荒草丛生、几乎被废弃的土路,向着陈九阴感应中那丝微弱生机所在的东南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地疾行。
柳明轩手持柴刀在前开路,警惕地留意着四周任何风吹草动。陈九阴居中,一边勉力维持着体内那缕新生的阴阳之气运转,抵御着深入骨髓的虚弱感,一边全力开启法眼,观察着周围的气机流动。李玉柔紧随其后,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她凡人之躯,又经历了连番惊吓和奔波,体力消耗极大,但求生的本能支撑着她不敢倒下。
逃出城约莫两三里地,周遭渐渐安静下来,城中的喧嚣被远远抛在身后,只剩下风声和偶尔不知名虫兽的嘶鸣。然而,这种寂静并非安宁,反而透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死寂。月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惨淡的清辉,照亮了荒芜的田野和远处起伏的山峦轮廓,一切都显得影影绰绰,仿佛潜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停一下。”陈九阴突然低声道,脸色变得异常凝重。他停下脚步,闭上双眼,眉心处的阴阳镜碎片微微发热,将他的感知放大到极致。
“怎么了,九阴兄?”柳明轩立刻停下,持刀警戒。
陈九阴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视野”中,看到的景象远比肉眼所见更为骇人。天地间的阴阳二气,此刻已混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代表生机的阳气稀薄黯淡,如同风中残烛;而代表死寂、怨毒的阴气、煞气却如同泛滥的洪水,充斥在每一寸空间,尤其以他们刚刚逃离的小城方向最为浓烈,如同一个不断喷发着污秽的火山口。
更让他心惊的是,这种混乱并非静止的。阴气与阳气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相互纠缠、侵蚀、碰撞,形成无数细小的漩涡和乱流。这使得空间的稳定性都受到了影响,一些地方的景物在他法眼看来甚至出现了细微的扭曲和重影。
“阴阳逆乱,界限模糊……”陈九阴缓缓睁开眼,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难以置信,“柳兄,李姑娘,你们仔细感受一下,是否觉得时而寒冷刺骨,时而又莫名烦躁?或者听到一些若有若无的、并非来自现实的声音?”
柳明轩凝神体会,脸色微变:“确是如此!方才有一瞬间,我感觉像是突然掉进了冰窟,但转眼又心头火起。至于声音……似乎有极远处传来的金铁交击和喊杀声,又像是很多人在耳边窃窃私语,听不真切。”
李玉柔也怯生生地点头:“我……我也觉得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心里慌得厉害。好像……好像总有人在我背后吹气似的……”她下意识地紧了紧衣领,紧张地回头张望,却只见一片漆黑。
这便是阴阳再乱的直观体现!生人与死魂的界限不再清晰,阳间与阴间的气息相互渗透。普通人身处这种环境,时间一长,轻则心神不宁,产生幻觉,重则阳气被阴气侵蚀,大病一场甚至魂魄离体。而对于修行者而言,这种环境施法变得极其困难且危险,因为调动的天地灵气不再纯粹,极易被混杂的阴煞之气污染,导致反噬。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处相对稳定的地方落脚,绝不能长时间暴露在这种环境中。”陈九阴沉声道,目光扫视着四周,“尤其是你,李姑娘,你体内本就有幽冥根基,更容易受到这混乱阴气的牵引和侵蚀,务必紧守心神!”
就在这时,前方路旁的乱葬岗(这种战乱年代,荒野中随处可见小型的乱葬岗)突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紧接着,几具残缺不全、挂着破旧布片的白骨,眼窝中闪烁着幽幽的绿光,竟摇摇晃晃地从泥土中爬了出来!它们并非强大的尸傀,只是被此地浓郁的阴气和战争煞气暂时激活的“骸骨妖”,本能地扑向散发着生人气息的三人!
“小心!”柳明轩低喝一声,柴刀化作一道寒光,迎了上去。他剑术精妙,虽用的是柴刀,但力道和角度拿捏得极准,刀风过处,几具脆弱的骸骨妖顿时被劈散架,眼中的绿光熄灭,重新变回枯骨。
然而,麻烦并未结束。四周的阴风似乎更盛了,风中传来的窃窃私语声越来越清晰,甚至凝聚成一道道模糊、扭曲的鬼影,它们没有实质的攻击力,却不断环绕着三人飞舞,发出扰人心智的哀嚎和呓语,试图瓦解他们的意志。同时,脚下的土地也似乎变得松软粘稠起来,隐隐传来一股吸力,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手想要将他们拖入地下。
这是阴气过盛引发的自然异象——鬼哭、地缚!虽不致命,却极大地迟滞了他们的行动,消耗着他们的精神。
陈九阴深吸一口气,知道不能再留手。他咬破指尖,以自身微弱的阴阳之气混合着精血,快速在掌心画下一道简单的“净天地神符”。虽然威力远不如全盛时期,但此刻用来驱散这些低级的阴邪扰攘,勉强够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