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柒带回的消息,让陆云霁意识到潭州的局势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和紧迫。
京城来客接触武当,听雨楼在城中现身,再加上大师兄提到的敕勒川异动,这几条线似乎正在潭州这个节点上悄然交织。
必须尽快与大师兄深谈一次。
然而,李沐风近日似乎格外忙碌,白天几乎不见人影,连晚膳都常常是在外应付。
陆云霁知道,大师兄定然是在应对那几位京城“贵人”以及书院内部可能存在的分歧。
“陆师兄,要不我们晚上直接去大师兄住处找他?”
唐小柒提议道,她是个急性子,“反正我们知道‘敬亭小筑’在哪儿!”
陆云霁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妥。书院夜间有巡夜弟子,大师兄住处也可能有人关注,我们贸然前去,若被有心人看到,反而会给他添麻烦。”
“那怎么办?干等着吗?”唐小柒有些着急。
陆云霁目光扫过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已有计较。“等。”
他说的等,并非被动等待。
他的“自在”真意悄然弥漫开来,如同无形的触角,延伸向李沐风居住的“敬亭小筑”方向。
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无人关注、方便密谈的间隙。
夜色渐深,书院陷入了沉睡,只有巡夜弟子规律的脚步声和更夫遥远的梆子声偶尔打破寂静。
陆云霁盘膝坐在房中,呼吸绵长,心神却与整个书院微弱的“脉搏”连接在一起。
他能“听”到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能“感”到远处湘江的隐隐奔流,也能隐约捕捉到书院深处那几个特殊气息的动向——属于京城来客的、带着官场沉浮印记的气息,以及属于大师兄那温润中带着一丝疲惫的气息。
忽然,他睁开了眼睛。
时机到了。
在他的感知中,那几位京城来客的气息已经回到了他们下榻的“迎宾苑”,似乎已经安歇。
而大师兄李沐风的气息,则独自一人,回到了“敬亭小筑”,周围并无其他杂乱气息。
“走。”陆云霁站起身,对一旁已经等得有些昏昏欲睡的唐小柒低声道。
唐小柒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兴奋地压低声音:“可以行动了?”
陆云霁点了点头,推开窗户。夜风拂入,带着山间的凉意。
他身形一晃,已如一片落叶般悄无声息地飘出窗外,落在院中,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唐小柒也施展唐门轻功,动作轻盈如猫,紧随其后。
两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两道模糊的影子,在书院错综复杂的亭台楼阁间穿梭。陆云霁的感知全开,总能提前避开巡夜弟子的路线。
唐小柒跟在他身后,看着他如同闲庭信步般在黑暗中穿行,心中佩服不已:“陆师兄这潜行的功夫,比我们唐门的《飞鸢幻踪》也不遑多让啊!”
不多时,两人便来到了“敬亭小筑”外。小筑内还亮着灯火,窗纸上映出李沐风伏案疾书的身影。
陆云霁没有敲门,而是屈指一弹,一缕细微的指风撞在窗棂上,发出“笃”的一声轻响。
屋内的李沐风动作一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随即又化为了然。
他放下笔,走到门前,轻轻打开。
看到门外的陆云霁和唐小柒,他并无太多惊讶,只是侧身让开:“进来吧。”
三人进屋,关上房门。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满架书籍和李沐风略带疲惫的面容。
“大师兄。”陆云霁开门见山,“日间唐姑娘听到一些消息……”
他将唐小柒在爱晚亭听到的学子议论,以及自己的判断简要说明。
李沐风听完,神色愈发凝重。他走到书案前,拿起那封唐小柒带来的密信,又放下,叹了口气:“你们听到的消息,基本属实。京城来的那几位,是代表着某位皇子的意思,希望岳麓书院乃至整个江湖,能在即将到来的风波中‘明确立场’。他们前日确实去拜访了守拙真人,不过真人心如明镜,并未轻易表态。”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听雨楼在潭州现身……我也有所察觉。他们行事隐秘,目的不明,但在这个时候出现,绝非巧合。我怀疑,他们与京城那边,或许也有某种联系。”
房间内的气氛一时有些沉闷。无形的压力仿佛从四面八方涌来。
唐小柒看着两位师兄凝重的表情,忍不住开口:“那我们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李沐风看向她,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唐姑娘不必过于忧心。岳麓书院立世千年,什么风浪没有见过?立身以正,持心以公,便是最好的应对。”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股令人心安的浩然之气。
他又看向陆云霁:“小五,你来得正好。你的修为和心性,我都放心。这段时间,你和唐姑娘便安心住在书院。外面的事情,有我应对。若真到了不得已之时……”
他目光深邃,
“或许还需要你手中的剑,来维护这书院的一方清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