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风瞥了她一眼,笑道:
“你的《忘忧吟》和《心斋指》别出机杼,走的是精神奇诡一路,与云霁的道不同。”
“若要切磋,去找你二师兄,他的《大浸稽天功》和《流云拂穴手》或许更能让你有所得。”
赵知闲眼睛一亮,立刻转向正偷偷往门口溜的林清晏:
“二师兄!别跑!来来来,过两招!”
林清晏一脸苦相:
“三丫头,大过年的,打打杀杀多不好…哎哟!”
话没说完,赵知闲已经一指点了过来,指风凌厉,直取他肋下笑穴。
林清晏看似笨拙地一扭身,宽大的袍袖如流云般拂过,轻易化开了指风,嘴里还嘟囔着:
“君子动口不动手…哎哟喂!”
脚下步伐却丝毫不乱,于方寸间闪转腾挪,将赵知闲迅疾泼辣的攻势一一化解。
两人一个攻势如疾风骤雨,一个守得如闲云野鹤,打得热闹好看,却没什么烟火气,更像是某种奇特的舞蹈。
阮喃喃看得眼花缭乱,大声叫好。
苏南雪则微笑着对楚怀素道:
“大嫂,我看他们一时半会儿完不了,不如我们去准备些茶点?”
楚怀素含笑点头。
于是,当赵知闲和林清晏切磋完毕(以林清晏借口“腰酸背痛”主动认输告终),回到堂屋时,桌上已经摆好了热茶和几样精致的点心。
众人重新落座,喝着茶,吃着点心,气氛更加融洽放松。
李沐风品着茶,目光扫过几位师弟师妹,缓缓开口:
“今日切磋,可见大家近年都未曾懈怠,各有精进。武道之途,闭门造车终是下乘,同门之间的交流切磋,取长补短,方能行稳致远。”
他顿了顿,又道:
“如今云霁修为渐成,喃喃也日渐长大。”
“我意,日后谷中可定期举行这般小较,不必拘泥形式,重在交流感悟,亦可激励后进。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闻言,皆是点头称善。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赵知闲第一个赞成:
“好啊!省得某些人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
眼睛瞟向林清晏。
林清晏打着哈欠:
“切磋可以…动手别打脸…”
苏南雪柔声道:
“大哥所言极是。医术亦然,我常与回春谷、百草堂同道交流,亦获益良多。”
陆云霁也轻轻点头。他虽然不喜人多,但与师兄师姐切磋交流,并无不适,反而能清晰看到自身不足。
连阮喃喃都兴奋起来:
“那我也可以参加吗?”
李沐风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自然。你如今已通脉,正需多与人交手,积累经验。届时让你师兄师姐们都压制境界与你切磋。”
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无忧谷日后又多了一项新的传统。
午后,阳光正好。
众人移步院中。
李沐风开始逐一详细点评方才切磋中各人的表现,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他学识渊博,见解高远,往往一针见血,让众人听得茅塞顿开。
随后,又变成了自由的交流时间。赵知闲拉着苏南雪讨论音律与医道结合的可能;
林清晏则被阮喃喃缠着,追问他那看似懒散却总能化解攻击的步法奥秘;
陆云霁安静地坐在一旁,消化着大师兄的指点,偶尔抬眼看向讨论热烈的师兄师姐,眼中若有所思。
直到日头偏西,这场突如其来的“武道茶话会”才意犹未尽地结束。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收获的满足和思考的神情。
年的味道,除了团聚和喜庆,似乎又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关于成长与未来的分量。
夕阳的余晖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陆云霁看着师兄师姐们谈论着离去的身影,心中一片宁静。
有师如此,有友如此,大道不孤。
这便是无忧谷,他的家。
喜欢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