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堆积如山的黄豆,林小薇思绪不由地飘到了现代,想起曾经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位美食博主复刻古法酱油的系列视频。
时间很有魔力,将一颗颗豆子酿造成酱油。看似繁琐,实则蕴含着古人无上的智慧。
“反正豆子这么多,何不试试看呢?”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林小薇心中萌生,并且迅速变得强烈。
她立刻找到了正在指挥妇人们收拾晾晒工具的娘亲苏荷。
“娘,您看这黄豆还剩这么多,咱们一时也吃不完,储藏久了还容易生虫。
我想着……咱们不如试试自己做酱油吧!”
林小薇挽住苏荷的胳膊,语气带着试探和兴奋。
“酱……酱油?!”
苏荷闻言,果然又是浑身一震,手里的簸箕差点没拿稳,她瞪大了眼睛看着女儿,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小薇啊!你……你这脑袋瓜里怎么装了这么多方子?这酱油可是金贵东西,只有那大酱坊才会做,秘方捂得严严实实的,你怎么会……”
面对娘亲的惊疑,林小薇早已准备好了说辞,她脸上摆出无辜又理所当然的表情:“娘,我就是书上看的呀!您忘了?就是上次我去镇上书铺淘来的那堆旧书里,有一本残破的《食野草记》,上面就零零散散记了些古法制作酱油的法子,我看着有趣,就记下来了。”
她说得有鼻子有眼,反正那堆书杂七杂八,也没有人能去一一核对。
苏荷将信将疑,但看着女儿清澈又笃定的眼神,再联想到她之前拿出的种种神奇方子,那点疑虑也就慢慢消散了,转而化作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一丝跃跃欲试。
“好好好,娘信你。那……那书上说是怎么做的呀?”
林小薇见成功转移了话题,心中暗喜,但随即想到关键问题——米曲霉。
这可以说是酱油的灵魂!她下意识就想如往常一样,直接从系统里兑换现成的曲种,这样最省事,成功率也最高。
就在意识即将沉入系统的瞬间,她猛地停住了。
“不行……不能总是依赖系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必须把真正的方法,尤其是这最关键的‘制曲’之术,完整地教给娘亲。
这才是能真正传承下去,让她们在未来即便没有我,也能传承下去!
想到这里,她定了定神,对苏荷认真地说道:“娘,要做酱油,咱们首先得自己培养出一种叫做——米曲霉母曲的东西。”
“米……米曲霉母曲?” 苏荷听得一头雾水,这名字对她来说既陌生又拗口,满脑袋都是问号。
“娘,您可以把这‘米曲霉’想象成一种看不见的且活着的‘小精灵’。”
林小薇用尽量形象的语言解释,“就是这些‘小精灵’,能让黄豆发酵、转化,最终变成鲜美的酱油。
而这‘母曲’,就是培养和储存这些‘小精灵’的源头。”
她顿了顿,看到苏荷努力理解的样子,继续详细讲解步骤,她知道这过程对于古人来说确实复杂:
“第一步:制作曲饼。这是给‘小精灵’准备的家和食物。”
“1. 要选用咱们今年新收的、最饱满的黄豆,还有颗粒饱满的优质小麦。比例上,黄豆要多,小麦少些,比如七成豆子,三成麦子,这样‘小精灵’能吃到更多营养。”
“2. 黄豆要用水泡发,然后上甑子蒸,一定要蒸得透透的,软烂如泥,这样‘小精灵’才容易钻进去安家。”
“3. 小麦则要用锅小火慢慢焙炒,炒出香味,但不能焦,然后用石碾稍微碾碎,露出里面的麦芯。”
“4. 把蒸熟的豆子和炒香碾碎的麦子混合在一起,趁热用力捣烂、揉匀,直到变成粘稠的泥状。”
“5. 最后,用手把这些混合泥料,做成一个个小圆饼,或者方块、砖块都行,大小差不多一手能握住,厚度嘛,大概像爹爹的指甲盖那么长就好,不能太厚,不然里面不透气。”
“第二步:天然接种。 这一步最玄妙,是请‘小精灵’入住。”林小薇的声音带着一丝神秘。
“我们需要一个干净、通风的房间。把做好的曲饼,用干净的稻草串起来悬挂,或者就直接一层稻草一层曲饼地铺放在架子上。”
“然后,打开窗户,让山谷里自然的空气流动进来。这空气中,就飘浮着我们需要的野生‘米曲霉小精灵’,它们会自己找到曲饼,附着在上面,开始安家繁殖。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天一夜。”
“第三步:看曲。这是最辛苦,也最需要经验的环节,好比照顾刚出生的婴孩。”林小薇神色郑重。
“当‘小精灵’成功入住后,就要停止通风,用微微湿润的稻草把所有的曲饼覆盖起来,保持湿润和温度。”
“然后就需要人日夜守着,时刻观察。大概一天后,曲饼会自己发热,表面开始长出白色的、像绒毛一样的菌丝。”
“这时候就必须立刻给所有曲饼翻个面,让温度均匀,不然里面温度太高,就会‘烧曲’,前功尽弃了!翻面也是为了防止其他不好的杂菌长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