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限时采珠期,在忙碌与兴奋中结束了。所有收获的珍珠被集中到村长家,所有珍珠在几张拼起来的大木桌上铺开,那景象简直让人窒息!
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光泽莹润的珍珠堆叠在一起,如同将一条银河浓缩于此。经过仔细清点:
个头硕大、形状圆润、光泽极佳的上等珍珠,共有两千六百多颗!
小如米粒,但珠光宝气、可作配饰的小珠,收获了五六千颗!
还有那些形态各异、独具风情的巴洛克异形珠,也有二百多颗!
村里人看着这堆宝贝,个个喜得见牙不见眼,心里盘算着这得值多少钱,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富足安稳的日子。
林小薇趁热打铁,与村长和各家话事人商议后,公布了分配方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参与下河捞蚌的,按捕捞数量和蚌的品质记工分;
负责开蚌取珠的妇人姑娘们,按成功取珠的数量和质量算工钱;其余参与后勤、管理的,也按出力情况分配。
剩余的部分,则作为村集体的公共积累,用于未来的发展和应急。
这个公平的方案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多劳多得,不忙不得!” 的口号在山谷里回荡,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采珠工作暂告段落,林小薇看着这些心灵手巧、暂时空闲下来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又一个念头浮现。
她召集大家,拿起一颗圆润的珍珠说道:“姐妹们,想不想让这些珠子变得更值钱?”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她解释道:“直接卖原料珍珠,价格会被商人压得很低。但如果我们把它们做成精美的首饰,比如项链、发簪,那价值就能翻上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为了支持这个计划,林小薇提前从系统兑换了大量制作首饰所需的材料:小巧的银簪底座、各种花式的银扣、坚韧的串珠绳线、隔珠、包线扣、跳环以及专业的钳子、打孔针等工具。
她向大家说明,这些材料的成本将来会从卖出的珍珠款项中扣除,大家都无异议。
说干就干!林小薇首先带领大家挑战的是造型独特的巴洛克珍珠。
这些珠子形态天然,每一颗都独一无二。
她教大家如何根据珍珠本身的形状,巧妙地搭配银簪底座,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的像蜿蜒的藤蔓,有的则利用其不规则形态,打造出抽象而现代的美感。
妇人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一共制作了一百多支绝无重样的巴洛克珍珠发簪。每一支都精巧别致,拿在手里,大家都爱不释手。
看着剩下的百来颗巴洛克珍珠,又看看眼中闪着渴望光芒的村里妇人们,林小薇心念一动。
她找到村长和几位长辈商量:“村长爷爷,各位叔伯,咱们这次收获这么多珍珠,我想着,给咱村里每一位妇人、姑娘,都点首饰,您看行不?大家这段时间都辛苦了。”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出现了分歧。以林大山为首的开明派立刻赞同:“好!就该如此!男子汉大丈夫,不对自己的媳妇孩子好,那还算什么男人!”
但也有一些思想守旧、重男轻女的人嘟囔起来:“女人家家的,戴那么好的东西做啥?特别是闺女,将来都是要嫁到别人家去的,这不是白白便宜了外姓人吗?”
林大山闻言,虎目一瞪,声音洪亮地反驳道:“糊涂!咱们村的闺女怎么了?咱们村的闺女,现在个个会种高产粮,会弹棉花做被,会取珍珠!将来天下太平了,这都是顶顶好的手艺!十里八乡的好人家不得抢着来求娶?闺女嫁得好,有了本事,能不帮衬娘家?眼光要放长远!”
这话说得在情在理,让那些反对的人一时语塞。
老村长适时地用拐棍顿了顿地,一锤定音:“好了!都别争了!大山说得在理!女儿家一点都不比男儿差!咱们小薇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现在每家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学了这手采珠、做首饰的本事,将来那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钱!好人家求娶回去,不得当宝贝供着?你们啊,就是眼皮子浅!”
他环视众人,最终拍板:“就按小薇说的办!那么多珠子呢,给自家女人分点怎么了?使劲戴也戴不完!分!”
有了村长的支持,林小薇立刻行动,先将做好的巴洛克珍珠发簪,按照名单,给村里每一位女性,上至老人,下至女童,都分发了一支。
计划着等珍珠项链做好了也每人分一条,在做点耳钉什么的,大家分一份。
握着独一无二、精美异常的簪子,妇人们和姑娘们眼中都闪动着激动和自豪的光芒,干活的劲头更足了,家庭氛围也似乎更加和谐温馨。
发簪分配完毕,林小薇开始教授更复杂的技艺——制作珍珠项链。
她在空地上支起黑板(一块刷黑的木板),用石灰笔画出示意图,一步一步耐心讲解:
“第一步,分珠。”她展示了一个自制的分级板(上面有不同大小的圆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