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受到刺激,贝壳微微张开一条缝隙。林小薇小心地将楔子向壳缘移动,慢慢加大开口,但控制在约两个指甲盖的宽度。
“注意!开口不能太大,不然会拉伤它闭壳的肌肉,河蚌就活不成了。”
“第三步:定位与取珠——这一步最关键!”她声音放缓,示意大家凑近看。
打开壳后,露出里面柔软的蚌肉和包裹着的两片外套膜。“珍珠,就长在外套膜形成的**珍珠囊**里。用手在外面轻轻摸,能感觉到硬块,或者用探针在里面轻轻探。”
她用镊子小心拨开外套膜,找到一个微微鼓起的珍珠囊,然后用锋利的刀尖,在上面切了一个极小的口子,只比珍珠直径稍大一点。
“看,切口要小。然后,用手指在珍珠囊外面,轻轻一挤——”一颗圆润的、带着莹光的珍珠,顺着那小切口,“噗”地一下滑了出来,落在白瓷盘里,发出清脆的声响。
“切记!绝对不能用镊子直接去夹珍珠,那样会撕伤组织,甚至夹碎珍珠!”
“第四步:术后处理与恢复。”取珠后,她检查了一下那个小切口,然后用一根细棉签,蘸了点她特制的(系统兑换的)抗菌药膏,轻轻涂抹在切口上。
“上好药,防止感染。然后,轻轻取出楔子,让河蚌自己合上壳。最后,把它放回干净、有活水的河里,让它慢慢养伤,恢复。过段时间,它就能自己长好,继续活着了。”
整个讲解过程,底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眼神里充满了惊叹和不可思议。
太精妙了!太神奇了!这哪里是杀蚌取珠,这分明是给河蚌治病疗伤啊!
“好了,大家开始动手吧!大胆尝试,小心操作!”
林小薇一声令下,学员们早已跃跃欲试,立刻拿起工具,对着自己水桶里的河蚌,按照刚才教的步骤,小心翼翼地操作起来。
工棚里顿时响起一片紧张的呼吸声和偶尔低呼的声音。
起初自然是手忙脚乱,不是找不到开口,就是用力过猛。
但在林小薇耐心的巡回指导下,几天后,第一个成功者出现了——花婶子的女儿林小荷,率先完整地完成了一次不伤蚌的取珠手术!虽然取出的珍珠不大,但意义非凡!紧接着,成功的人越来越多,手法也越来越熟练。
与此同时,组织去河里捞蚌的队伍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严格按照规定,只挑选成年大蚌,并且分散在不同河段,绝不集中捕捞。
看着这一切,林小薇心中倍感欣慰。
能够成功地不伤害河蚌取出珍珠,意味着来年进行人工植珠实验,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一套完整的、可持续的养珠产业链雏形,悄然形成。
太好了!她在心中默念。
喜欢逃荒,狗都不逃!苟在深山种田忙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逃荒,狗都不逃!苟在深山种田忙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